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周末宜读书|关注自己关注附近——读《把自己作为方法》有感|环球速递

《把自己作为方法》是项飙与吴琦的谈话,确切地说是吴琦问、项飙答。吴琦是刊物主编、前媒体人,项飙是知名人类学家。


(资料图)

去年,我读到谷雨实验室发表的《跟项飙坐火车去上班》,对这位知名学者有所了解,也对人类学产生了一些兴趣。我随即在网上搜索项飙与许知远对话的《十三邀》节目,认认真真看了一期长视频,“认识”了一位率真的学者。这个视频点击量很高,据说很多人看了节目,听了项飙的言谈,知道并迅速爱上了人类学,认为这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

《把自己作为方法》是项飙与吴琦在北京、牛津、温州等地多次谈话的成果。谈话次数不多,但前后历时3年;涉及很多话题,包括青年焦虑、个人危机、全球化与逆全球化、距离感与直接性等等;所谈内容,有一些是项飙的个人经历、经验,更多的是思考,作为一名对社会充满好奇、敏锐的人类学家的思考。

在书里,我再次看到项飙的率真,他主动谈到自己的学术局限性,认为自己在理论储备上是欠缺的。他说:“理解世界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今天的一个问题就是知识分子不接地气,不能从非常具体的生存状态出发讲事情,讲的东西都比较无机、缥缈。”

他在与年轻人交谈时,发现他们对附近发生的事情很模糊,说不清楚自己所处的小世界是怎样的。他建议:“大家一定要对自己生活的小世界发生兴趣,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生活讲出来,做一个独立的叙述——也不用分析,就是叙述。”这也是他给出的一种训练方法。

不仅在本书中,在其他场合,如接受媒体访谈、参加文化类论坛时,项飙也强调要“重构附近”,人们要回到真实的社交,停下来与身边的人交流,了解差异。他提出“最初500米”,号召大家重新观察第一个把我们和世界联系在一起的500米。他说,寻找“最初500米”并不会让我们的生活更愉快,相反,由此开始的交流可能会让人紧张,但这对锻炼我们的社会大脑、对心智健康是有意义的。

他直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半点含糊、绝无弯弯绕。他注重“做”:“任何东西都是靠做出来的,不做的话什么都没有。”“今天不做,今天不犯错误,就不知道明天能干到什么程度,唯一的办法就是去做。”

在书中,他谈到牛津大学对他的影响:“在写作和聊天的过程中,如果用大词,会被认为是一件粗俗的事,没品味,有水平的人应该用很小的词讲很深刻的道理。”“他们认为最高层次的学术其实是说大白话,尽量不要有专业术语,用的概念听起来也很简单,比如以赛亚·伯林的‘两种自由’,这哪里像概念?”

这本书的文字是口语化的,就像吴琦在《前言》中所说,“尽可能保持对话的原貌,尊重聊天原本的语感和流向”,但这并不意味着阅读此书是没有门槛的、是轻松的。书中大量内容是对事物对社会的思考及其展现出来的思考的方法,读起来有一些烧脑。烧脑了,也不一定就能真正理解,但只要读者积极调动了思维,能够有所启发,花在阅读上的时间便也值得。

也许你有兴趣读这本书?那么,请让我以本书中项飙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我们读书,理解人类社会的规律,都一定要和自己这个人发生关系。”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冠英

标签: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