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经济 >

10万㎡、70%、至少1家…中关村支持“特色产业园”建设,上海、广东也在力推

中关村推出特色产业园区认定标准,上海连续3年发布了53家特色产业园区名单……产业园正形成定位清晰、产业集聚的发展格局,也为各类企业的选址给出了参考。


(相关资料图)

10万平方米、特色产业营收(产值)规模占园区总体70%以上、至少拥有1家特色产业领域龙头骨干企业……《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特色产业园建设管理办法》日前正式发布,特色产业园区将每年评定一次,有效期3年,获得认定的园区将获得相应支持政策,市区合力打造一批高品质特色园。

所谓特色产业园,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以集聚产业创新资源、提升产业创新效率、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为核心功能的新型产业载体。特色园应在符合所在中关村示范区分园产业定位和规划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新建和综合提升等方式充分释放产业发展空间,提升空间综合利用水平,聚集符合产业方向的创新资源,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特色产业园”应符合空间规模、运营管理、产业发展、专业服务、公共配套五方面的要求,其中,要求特色产业领域营收规模(产值)占园区总数(产值)70%以上,至少拥有1家该产业的龙头骨干企业。具体来说:

1.空间规模:土地或空间资源应依法取得、产权清晰,四至范围明确,原则上规划建设面积或规划占地面积不低于10万平方米。园区物理空间应符合产业发展要求,能够满足处于初创期、加速期及成熟期等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空间需求。

2.运营管理:运营主体原则上应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管理机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健全,专职运营团队具备特色产业或相关领域的创新创业、投融资、运营管理等经验,能够有效组织开展园区管理、运营和服务工作。

3.产业发展:符合所在中关村示范区分园主导产业定位,重点聚焦1-2个细分优势领域。特色产业领域营收规模(产值)占园区总收入(产值)70%以上。至少拥有1家特色产业领域的龙头骨干企业。新建成3年内的园区及位于生态涵养区的园区特色产业营收规模(产值)占园区总收入(产值)比重可适当放宽。

4.专业服务:建有专业服务平台,具备为园区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概念验证、中试、检验检测以及知识产权、技术交易、产业链供应链对接、科技金融等服务的能力。

5.公共配套:水、电、气、网等基础设施完善,消防、环保、安全生产等符合相关规定,共享展厅、路演厅、高品质公共交流空间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备。

特色园每年评定一次,特色园自纳入体系之日起有效期为3年,期满后需重新申报。

获得特色园区认定的,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安排资金,支持特色园完善软硬件设施、条件,加强共享实验室、中试生产线等开放式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对外提供技术研发、概念验证、小试中试、检验检测等服务等。

信息显示,2020年10月16日,中关村还曾发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关于推进特色产业园建设提升分园产业服务能力的指导意见》。不过其标准与此次有所不同,该《意见》指出,特色产业园用于产业发展的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特色产业入驻企业租售面积占园区已入驻租售产业面积的比例应不低于60%,且特色产业法人单位数占已入驻法人单位总数的比例应不低于60%。

2021年12月,中关村特色产业园支持资金项目拟支持名单公布,中关村雍和航星科技园、751科技园、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中关村壹号等17个产业园在名单中。

2021年拟支持特色产业园名单

信息显示,上海、广东等多个省市也在推动产业园区的特色化发展。

上海市在2020-2022年共发布了53个特色产业园区,明确了特色产业园区的产业类别、名称、面积、四至范围,形成了《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公告目录(2022年版)》(如下图)。

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公告目录

2021年12月,广东公布了首批19个特色产业园区,分布在14地市。

广东首批19个特色产业园区(点开看大图)

在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产业园区逐渐形成定位清晰、产业集聚、空间集中、运作高效的发展格局,同时向产业创新驱动、功能完善、集约高效产业空间转型。

标签: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