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30日,北交所162家上市公司中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有43家,占比接近3成;属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计64家,占比近4成。64家的总数已经是开市时16家的4倍。
2022年北交所新增上市的公司中,有2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占比24%;有3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46%。
【资料图】
除了真金白银的砸钱补助,直通北交所注意到在信贷融资方面,中央和各省对于“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都不含糊。
2022年是北交所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市场快速发展的一年。2022年也是全国优质中小企业沿着“专精特新”发展突飞猛进的一年。
北交所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按照工信部发布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办法,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分别对应的是优质中小企业的基础力量、中坚力量、核心力量。
由此,作为核心力量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与北交所牵手,自然属于“双向奔赴”。
据直通北交所统计,2022年北交所新增83家上市公司,数量增长近一倍。其中,北交所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38家,占比近一半。这与各地持续多年的激励、奖补政策密不可分。
01 北交所累计有64家“小巨人”,占比约40%
数量扩容只是北交所发展的一面,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也是有目共睹。
北交所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本市场平台。2022年北交所又聚集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群体也在不断壮大。
早在2021年北交所开市不久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就曾向媒体介绍:“(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81家首批上市企业中有一半以上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1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现如今,北交所上市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和占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增加。
直通北交所统计,截至2022年12月30日,北交所162家上市公司中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有43家,占比接近3成;属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计64家,占比近4成。
2022年北交所新增上市的公司中,有2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占比24%;有3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46%。
由此可见,北交所上市公司中的“小巨人”数量已是去年开市时16家的4倍,占比也由2成增加至4成。
并且,北交所的“小巨人”成长性好,创新能力也表现突出。
02 “小巨人”平均年营收3.39亿,净利润4500万
直通北交所统计,北交所2022年新增的3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有37家企业属于制造业,另外1家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这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盈利能力也表现突出。从2021年年报数据看,38家公司全部实现营收增长,32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长。
具体而言,这38家“小巨人”2021年营收合计128.88亿元,平均营收3.39亿元;归母净利润合计17.26亿元,平均净利润4540.98万元。
作为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聚集地,北交所上市的绝大多数公司研发强度较高。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又是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佼佼者,对研发投入更加舍得。
直通北交所进一步统计,今年新增的3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全年研发投入合计为7.03亿元,占合计营收的比例为5.7%。其中20家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超过5%,3家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超过10%。
处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华岭股份(430139.BJ),研发费用为4325万元,在38家“小巨人”中排名第一;处于通用设备制造业的曙光数创(872808.BJ),研发费用为4030万元,排名第二。
研发占营收比例方面,处于专用设备制造业的辰光医疗(430300.BJ),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达到15.86%。其次是华岭股份,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达到15.21%。
由此可见,“专精特新”企业多数规模较小,并且具有“两高一轻”的特点,即高技术投入、高人力资本投入和轻资产,需要大量资金。
近年来,“专精特新”“小巨人”成为资本市场角逐的“香饽饽”。为解决“专精特新”企业为钱发愁的难题,国家、省市对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也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纷纷拿出真金白银予以重奖。
03 培育奖补、上市奖励、信贷,各地为“专精特新”融资不遗余力
2021年1月底,财政部和工信部在《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财建〔2021〕2号)中提出,2021-2025年,中央财政将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分3批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打头阵,各省市也不“怂”。
整体来看,对于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的企业,多数省市的奖补金额集中在20-100万元之间。其中,山东省最豪横,一次性奖励200万元;黑龙江、安徽、广西、内蒙古次之,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2022年,各省市砸钱“专精特新”的势头依旧不减,新一轮的“专精特新”奖励细则已陆续出台。
据直通北交所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2个省市给予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奖励在百万元以上,分别是山东、江苏、天津、黑龙江、辽宁、河北、浙江、广东、湖南、安徽、广西和内蒙古。
当然,对于“专精特新”企业的奖励远不止此。若能在新三板挂牌,或在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各省市的奖励也会叠加。
据直通北交所发现,众多省份都出台了对“专精特新”企业的上市奖补措施。
其中,东三省中的黑龙江省以黑马姿势荣登“土豪榜”。对于在北交所成功上市的“专精特新”企业,黑龙江省一次性奖补800万元;对于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省级财政一次性补助200万元。
黑龙江省作为老工业基地,虽然“专精特新”培育工作开展较晚,但是如今也在奋起直追。
“专精特新”企业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是解决我国“卡脖子”问题的利器。为了扶持和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可谓煞费苦心。
除了真金白银的砸钱补助,直通北交所注意到在信贷融资方面,中央和各省对于“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也毫不含糊。
中央在信贷支持方面明确,中央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量身打造专属信贷产品,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信用贷款投放;鼓励保险机构企业提供“专精特新”信用保险服务。众多省份还专门推出了“专精特新贷”产品。
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发展机遇,支持“专精特新”俨然已成为各地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之一。在各省市真金白银的加持下,“专精特新”企业也势必将步入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