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经济 >

【新视野】万亿城市“追逐战”:武汉、宁波、长沙能否上位?

2022年终点近在眼前,城市陆续拿出冲刺姿态,竞争愈加胶着。

在最新公布的GDP万亿城市三季报中,城市格局再度洗牌:继今年上半年超过广州之后,重庆继续守住第四名;无锡、长沙反超郑州,三者排名回到去年的状态;而在竞争最为激烈的“低位区间”中,泉州超越南通,合肥、西安则超过福州。


(资料图片)

更令人关注的是,临近年末交卷,谁还有可能改变现有格局、实现突围?

从三季度经济表现来看,武汉增速达到4.5%、高于前一位杭州的1.8%,宁波则以3.5%增速超过天津的1.0%,长沙也以3.4%超过无锡的1.7%。此外,福州增速达到5.8%,为万亿城市最高,同样可能带来变局。

眼下,这些城市都已处在“近身作战”的关键时刻。武汉在2020年被杭州反超后,如今迎来回归第八的“赛点”;宁波、天津GDP差距则是从去年同期1085亿元缩窄至689亿元,长沙和无锡之间的差距也仅剩348亿元。从细分数据来看,这些城市动能从何而来,能否实现赶超?

武汉:大项目投资持续发力

在GDP十强城市中,武汉增速格外亮眼。从今年一季度开始,武汉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在十强城市首位,上半年增速放缓至4.3%,前三季度再次微升至4.5%。增速领先一步,使其与杭州的经济差距从去年前三季度的833亿元缩窄至403亿元。

从细分项来看,武汉的快速追赶,与其较高的投资增速关系密切。今年前三季度,湖北全省投资增速达到15.6%,位列全国第二、中部第一。其中,武汉以15.5%的投资增速维持住全省投资增长“基本盘”,不仅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在已公布数据的万亿城市中同样位列首位。

武汉的投资吸引力从何而来?

事实上,自2020年二季度开始,一系列国家层面的大项目就纷纷加注湖北,推动投资成为武汉疫后恢复的关键力量。眼下,武汉投资红利持续释放,同时也抓紧机遇期,推动工业投资发挥更重要作用。

从投资结构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工业投资占武汉固投比重达到24.0%,增速为 24.2%,远高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11.0%。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武汉吸引工业投资的重点领域。仅从第三季度来看,武汉亿元以上项目共有237个,总投资达到1808亿元。其中包括投资80亿元的中创新航武汉项目三期,以及云峰汽车零部件集成基地、雄韬新能源总部项目等。

再往前,今年一季度的新能源电池项目、东风高端新能源越野车项目,二季度的武汉经开区新能源汽车智能工厂、比亚迪动力电池项目等项目落户武汉经开区,让武汉实现每季度均有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

业内专家认为,武汉今年迎来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爆发”,一方面在于武汉的汽车产业基础,另一方面,相较于江苏、广东、福建等省份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较为集中、发展较为迅速,武汉还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此外,武汉也拿出针对性策略,通过“产业链招商”,推动更多匹配项目落户。此前,“中国车谷”所在地、武汉经开区招商局党组书记童非就曾透露,围绕武汉已经投产的7个整车厂,当地梳理了202家汽车供应链企业,逐一上门招商。

就在11月4日,湖北举行2022年四季度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其中武汉共有217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开工,总投资额1536.2亿元。借力投资增长,武汉还将继续向杭州发起“挑战”。

宁波:强制造带动消费提升

与武汉类似,宁波经济的迅速增长,也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密切相关。

对比“三驾马车”,宁波前三季度在消费领域的表现格外突出,以5.8%的增速居于万亿城市首位。根据宁波市统计局分析,汽车消费成为三季度增速较快的品类。特别是9月,在消费补贴加持下,购车减税等因素同步促进,推动汽车类大额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8.8%。

这也可从上半年的数据中得到印证。今年上半年,宁波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几个主要门类当中,交通通信一项增长38.1%,增速远超其他各项。

一个重要原因来自新能源汽车消费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宁波调查队分析,上半年,受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将于年底结束的“窗口期”刺激,推动居民购置新能源汽车数量显著增加。另一项来自宁波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的统计数据显示,9月,宁波客车新车注册量为30527辆,其中,新能源车注册量为9429辆,占比超三成,相比8月增加600多辆,环比增长6.84%。

而对于制造大市宁波而言,消费向好除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还是产业发展的一种指征——其背后可能涉及制造、物流等整个链路的全方位发展。

从制造端来看,汽车产业自2016年起赶超石化产业,成为宁波第一大产业。到今年上半年,宁波汽车产业集群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51.1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4.81万辆,同比增长605%。在其拉动下,宁波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4.9%,在万亿城市中排名第七位。

而从物流端来看,前三季度,宁波口岸进出口总额达1.95万亿元,同比增长30.7%。其中,新能源产品成为出口一大亮点,电动载人汽车出口41.2亿元,激增12.3倍。

面对“攻擂者”宁波,守擂的天津则受疫情反复等不利因素冲击,仍处于稳步恢复当中。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天津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回正,达到0.2%,但三驾马车均仍处于负增长。在两座制造业大市的这一局竞争中,宁波来势汹汹。

长沙:出口红利期持续几何

长沙的增长则更突出体现在进出口带动上。今年前三季度,长沙进出口增速达到24.3%,居万亿城市首位,济南则以22.45%的增速紧随其后。再往前,今年上半年长沙就已显示出进出口增长的动能,以26.0%的增速仅次于济南。

出口高速增长是长沙外贸增长的主因。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长沙出口额为1860.57亿元,增长31.9%,相较之下进口额为616.80亿元,增速仅为6.1%。进一步看细分领域,机电出口增长格外显著——长沙海关数据显示,湖南前三季度机电产品出口1505.7亿元,增长17.5%,占全省出口的40.6%。

包括机械设备、电子元器件等在内的机电产品出口上升,源于海外需求增长。有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从去年开始,欧美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处于较高水平,开始出现补库存现象;另一方面,国内机电产品正在恢复自身竞争力、且对欧美扩大出口发挥了作用。事实上,从全国情况来看,前三季度机电产品出口整体亦实现10%的增长。

对于长沙而言,其支柱产业之一工程机械行业的表现格外突出。今年,全国工程机械行业销售出现下跌情况,但海外则迅速增长,以挖掘机为例,前10个月国内销售量下降46.4%的同时,出口同比增长67.3%。在长沙,包括铁建重工、三一重工等多个企业,今年内都曾对外发布海外业务提升、出口超预期增长的信息。

而出口增长助推下,长沙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9.1%,仅次于西安,居于万亿城市第二位。

但出口增长亦面临挑战。

据海关统计,今年10月,我国进出口总值达3.55万亿元,同比增长6.9%,较9月份下降1.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7%,较9月份下降3.7个百分点。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常冉此前分析称,国内疫情影响和国外需求抑制均导致出口增速下行,欧盟“去工业化”也可能进一步限制出口增长。

这对机电产品出口影响格外明显。数据显示,在中国向欧盟的出口中,电机类和机械类产品占比约达到45%,对欧出口增长收窄影响至整个机电产品增长增速放缓,前十月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9.6%,较前9个月下降0.4个百分点。

不利因素影响下,长沙能否有效推动进出口持续增长,不仅将影响到其经济动能的进一步释放,也为其与无锡的竞逐再添一丝悬念。

标签: 同比增长 数据显示 今年上半年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