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关注 >

没想到就中招了,听听最近刚“阳”的他们怎么说

“之前一戴口罩,周围人都笑我,说哪里还有新冠,我也就跟着不戴了。没想到就中招了,原来新冠真的一直都在。”“我还以为就是咽炎或者最近太累了,这次是第一次测抗原,发现都不用等15分钟,液体一渗到T区,秒出红杠。”……4月23日,多位近期首次感染新冠的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感染经历。

陶女士向记者讲述,4月7日,她和同事从上海出发前往湖南,先后去了长沙和张家界,当天晚上两个人就觉得嗓子很痛。“我们以为是吃太辣了,所以就买了西瓜霜和金银花露,但一直到我们10号回来,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回家就开始发烧到38.5℃。”王女士说,“我以为只是出去没休息好,累到了,但到了14号还不退烧,我就觉得需要去医院了。”到了医院,医生让王女士进行了甲流、乙流、新冠的相关检测,还照了胸部CT。当晚,王女士接到医院电话:新冠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上一波我们是完全躲过去的,家里人都没感染过。”王女士回忆道,“现在想想,当时在景区的时候,虽然我也想戴口罩,但看到好多人都没戴,自己也就干脆不戴了。”

家住北京的查女士感染时间则稍晚一些。“4月15日那个周末带孩子一起去了公园,在外面堂食之后坐地铁回家,不知道是在哪里感染了,但周二就开始嗓子疼。”查女士告诉记者,她在地铁上有佩戴普通的医用防护口罩,不过当天公园太热了,虽然人很多,但也没有选择佩戴口罩。

“我是3月份才从海南回来的,之前也没有‘阳’过,回来之后看到大家都不怎么戴口罩了。我后来戴口罩同事都笑我,说没必要,我干脆也就不戴了。当时出现症状我还以为是自己咽炎的老毛病又犯了,完全没往新冠那里想。”查女士说。

而辽宁沈阳的隋女士至今也不知道自己是在什么情况下感染的。“一直就是家和单位两点一线,出行也有戴口罩。但4月7号下班就开始发烧。一开始我还以为是甲流,奥司他韦都吃上了。” 隋女士说,去年底照料感染家人的过程中自己都没“阳”,但竟然在这个时候感染了。“‘阳’的时候咳嗽很剧烈,那也是我第一次测抗原,原来都不用等15分钟,我是液体一渗到T区秒出红杠。”

4月22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况。对比4月15日中疾控公布数据,4月14日至4月20日,新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275例。

陶女士最近还将自己的感染经历分享在了社交媒体上。“身边有些同事也都没‘阳’过,看到我这次‘阳’了,她们也开始注意了。”

新冠“卷土重来”?多位专家解答

核酸阳性率有所波动

4月22日,中疾控公布了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况,4月20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是1.7%。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查询发现,四月以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一直维持在1%以上,且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此前一个月,这一数据一直维持在1%以下,在4月6日超过1%,重新回归2月水平。

“随着人体抗体水平的衰退,疫情数据出现波动是非常正常的。”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一些网友晒出“二阳”,可能是体内抗体水平减弱了,同时接触到了存在新冠病毒的环境。从整体来看,这种波动尚且在正常范围之内,大规模暴发的可能性不大,不过不排除在局部地区出现小范围感染。

什么时候会出现二次感染?

4月20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感染免疫高峰论坛(2023年度)上表示,如果新冠病毒发生变异,6个月后会慢慢出现二次感染,一般规模不大,但如果下一波病毒的变异有效突破了人体为对抗前一波病毒而形成的免疫屏障,第二波就会形成感染高峰。

张文宏表示,应对新冠二次感染,需关注脆弱人群,不断地监测、预警,做好药物储备,对任何变异株的到来做出快速反应。建议脆弱人群在6个月以后(再次接种疫苗),二价苗和一价苗都可以。

第二次感染会比第一次更重吗?

李侗曾表示,二次感染的症状因人而异,通常与病毒的毒力、人体自身免疫力、有无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第二次会比第一次症状减轻。

不过,对于有基础疾病和免疫低下的人群,每次感染都可能发展为重症病例。

XBB.1.16致病力更强了?

4月22日中疾控公布的数据显示,对比4月15日的数据,4月14日至4月20日,新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275例,新监测到12种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值得关注的是,其中监测到42例XBB.1.16。

“XBB.1.16传染性有所增强,但是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是否会增加结膜炎的发生率还需要继续观察。”李侗曾表示。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王华教授在4月18日表示,不只是XBB.1.16,之前XBB系列变异株与眼部病变的关联性都会比其他的变异株更大,但对于结膜炎来说,一般的患者在一周左右就能痊愈,无需太过担忧。

五一出游会增加感染风险吗?

在李侗曾看来,五一出行可能增加新冠感染风险,但是主要是最近半年没有阳过的人群,如果是半年内感染过并且接种过疫苗的人群,五一前后再感染的风险很小。不过,李侗曾也提醒,还没有感染过的朋友出行应做好个人防护。

4月19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毒控制首席专家孙承业表示,“是否佩戴口罩需从风险程度、当地规定以及个人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考虑。假期期间,公交车辆上可能比较拥挤,来自各地的游客聚集到景区,这时就有较大风险,建议过敏体质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戴上口罩更安全”。

是否需要储备药物?

李侗曾认为,药物储备主要是医疗机构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家庭层面,备上一些常用的解热镇痛、祛痰镇咳药、感冒类药物即可。

张文宏则从宏观层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一个很重要的举措是建立起可以在48小时内及早治疗的模式,市民可以就近到社区卫生中心测抗体或抗原,给予相应的药物。

还需要接种新冠疫苗吗?

4月1日,钟南山院士在2023年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呼吸病学专委会学术年会上也强调称,预防新冠再感染,疫苗是关键,面对可能到来的第二波新冠感染高峰,疫苗接种可以“保持人群对新冠感染的高免疫性。”

4月18日,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科长陈颖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也表示,目前的接种政策是,未感染且未完成既定免疫程序的人群需要接种新冠疫苗;已感染且未完成基础免疫,需要在感染3个月后,再接种一剂次的新冠疫苗,强化身体免疫系统对新冠病毒的免疫能力。

新冠病毒是否会流感化?

张文宏表示,流感每年都会出现很多亚型,会基因重组,变异株更多,波动性更大;而新冠病毒的亚型是取代式的,后一种取代前一种,不会基因重组。如果不发生特殊情况,它会越来越像已有的冠状病毒,一直会存在,但存在感没那么强。最终是否会流感化,还取决于它后期变异的特征。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央视新闻、新京报

责编 | 李可欣

标签:

热门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