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海底两万里尽收眼底?博物馆自有“海量”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在天津,有一座蕴藏海洋的前世今生、地球的生命演化以及人类航海文明史的宝藏博物馆,只要与“海”相关,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它就是国家海洋博物馆,也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海洋博物馆。

“五一”假期期间,国家海洋博物馆里开展了丰富的体验活动,让大家感受海洋的魅力。博物馆里有哪些展品值得关注,又有哪些新鲜事儿等您探索?


【资料图】

无人机拍摄的国家海洋博物馆外景 图片来源:新华社

能当货币还能吃?贝类全身都是宝

珍珠是人类生活当中的珍宝,然而对生产它的贝类来说却是一种折磨。据国家海洋博物馆海洋自然生态研究中心馆员王玉介绍,能够生产珍珠的贝类通常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即日常术语中的贝壳。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由贝类动物的外套膜分泌物形成。当外界“杂质”如沙砾、寄生虫卵进入到贝壳体内时,贝壳里的外套膜便会产生应激行为,分泌大量珍珠质包裹外界“杂质”。经过长时间“加工”,包裹着外界杂质的分泌物便会在贝壳最内侧的珍珠层形成珍珠。

库氏砗磲 图片来源:国家海洋博物馆官网

贝壳展区 图片来源:国家海洋博物馆官网

王玉进一步补充,天然珍珠十分罕见,所以人工繁育成为世界各地获取珍珠的主要手段,加之人工繁育技术十分成熟且广泛应用,现在市面上流通的珍珠大多数都是人工养殖得来的。

除了能生产珍珠,贝类依旧有很多可用之处。王玉举例说明,早在殷商时期,贝类就因其外壳坚硬,便于携带和运输,从而成为中原地区广泛流通的货币。除此之外,贝类直至今日依旧是人类餐桌上最喜爱的美食之一。贝类肉质肥嫩,鲜美可口,且营养价值高,其中海八珍之一的鲍鱼更是贝类中的“佼佼者”,是中国传统菜肴中的名贵食材。不仅如此,贝类内部的分泌物见光变色,可以用来做染料。贝类外壳可以用来烧制石灰,用于调理土壤。

鹦鹉螺 图片来源:国家海洋博物馆官网

一夜白头?珊瑚白化绝非“一日之寒”

海底不仅有实用的贝类,也有好看的珊瑚。关于珊瑚,不少人认为它是一种海底植物。围绕这个“误会”,王玉对此详细解释,珊瑚并非植物,而是一种刺胞动物,是由大量直径一点五毫米的珊瑚虫组成的共生体。珊瑚虫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质,变成可供自己生存的外壳。

柳珊瑚 图源:国家海洋博物馆官网

正是由于无数珊瑚虫们前仆后继,才能构成美丽的珊瑚礁。王玉进一步介绍,要形成一座珊瑚礁,不仅需要大量珊瑚虫聚集共生,还需要一代代珊瑚虫不断积累。珊瑚虫死后会保留下坚硬的外壳,而后新生的珊瑚虫会依靠这些外壳生存繁衍。经过成百上千年的累积之后,珊瑚虫的外壳才足以构筑成珊瑚礁。在珊瑚礁的形成过程中,除了珊瑚虫不断努力,珊瑚藻类也算“功不可没”。王玉进一步补充,诸如虫黄藻之类的珊瑚藻类原本可以独立生活,却选择在珊瑚虫的内胚层中生存,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生产有机物供珊瑚虫生长。

但近年来受到气候变化、径流污染、过度捕捞等因素的影响,大量珊瑚礁出现“白化”现象。王玉对此解释,珊瑚白化即由于生存环境恶化,珊瑚藻类被迫离开珊瑚丛,导致珊瑚缺乏营养,进而显露出白色骨骼的现象。

王玉对此补充,珊瑚自身会产生荧光颜料来阻止紫外线对虫黄藻的伤害,以此延缓珊瑚石化。王玉进一步强调,珊瑚石化并非完全不可逆,但珊瑚石化已经十分严重,仅仅依靠珊瑚自身调节完全不现实。目前,科学家主要采用海底种珊瑚的方式对其进行修复,采取这种无性的珊瑚繁殖修复方式,珊瑚存活率可以高达75%,有效解决了大规模珊瑚石化问题。

博物馆不只有展品 也有“彩蛋”

“五一”假期期间,国家海洋博物馆内不仅有丰富多样的展品,还有馆方精心策划的活动与彩蛋。国家海洋博物馆运营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常晓晶对此作出介绍,博物馆内设有互动大屏,游客可以在屏幕上预览馆内展品。此外,博物馆内随处可见导览屏,游客可根据自身游览需要设计游览路线。常晓晶进一步补充,博物馆内还配有AR导览装置,游客使用AR导览游览的同时还可以收获有关展品和展馆的“彩蛋”。

国家海洋博物馆“龙的时代”展厅,长达11米的关岭鱼龙化石经过3个多月的修复,于4月中旬与游客见面 图片来源:人民网

除了导览中有“彩蛋”,国家海洋博物馆还准备不少活动“彩蛋”。常晓晶进一步介绍,“五一”期间博物馆也推出了不少特色活动,例如博物馆的业务专家会从不同于讲解员的角度为游客带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解说活动。除此之外,还有“海博讲堂”“博物馆奇妙夜”、话剧营地、音乐快闪等活动。常晓晶对此补充,不只是节日假期,国家海洋博物馆每周都会有不同的研学活动和实践项目,以便游客前往体验。

监制:郭静

记者:杨煜 杨扬

编辑:潘雨薇 马千雯

标签: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