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全球视点!老兵永远年轻

凌晨3点,城市尚在梦里,北湖还在酣睡。傅塘根已来到沿湖绿道晨练。先跑10公里,再十指抓地做15个俯卧撑,然后一口气打套拳术。一路下来,北湖就被他吵醒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7岁的人了,还是当年那个硬汉。熟悉的人都知道,傅塘根体内残留着3块黄豆大小的弹片,折磨了他30多年,只有坚持有强度的锻炼,才能让身体更好地与伤痛作斗争。这不,他把医生说的“活不过60岁”的预言,早就丢到爪哇国去了。

“这个小老头,精气神特别足!”人们没说错。初识傅塘根,我们就见识了他的耿直、豁达、诙谐。从边境防卫战场,到综治维稳一线,再到校园德育阵地,他本色不变、永远“年轻”,在不同的战场勇于斗争,戴上了一枚枚闪亮的勋章。

战火雄鹰

挂掉电话后,傅塘根两眼噙泪:最后一位“母亲”去世了。18年前,他把6位牺牲战友的父母唤做“爹娘”,每年自掏腰包按时寄钱、上门探望。算起来,金额累计有60万元了。

他直奔车站,去送“母亲”最后一程。列车飞驰,窗外的世界疾速向后飘动,把他的思绪拉回到边境防卫作战的烽火岁月……

1976年,傅塘根当兵入伍。两年后,部队抽调骨干参加边境防卫作战,血气方刚的傅塘根主动请战:“我从小就是孤儿,就算倒在前线,也没任何牵挂,而且我要报答党和人民的养育之恩……”一番话,感动了部队首长,便批准他奔赴边境前线。

一个漆黑的夜晚,傅塘根和战友在战场穿插过程中,与敌人迎面相遇,顿时枪声大作。战斗结束后,他突然发现左腿吃不上劲,只能借着一根木棍,随部队穿插到指定位置。

次日早上,才发现裤腿硬邦邦的,一看,裤子被血染透,又干了。原来,这条腿被手榴弹伤了十多处,战友赶紧为他包扎。半个多月后回国治疗时,伤口已腐烂,医生说,再晚几天,这条腿怕是保不住。

战斗激发着傅塘根的斗志,也淬炼着他对祖国的忠诚。自小习武的傅塘根,战场8年出生入死,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8次,成为军区赫赫有名的二级英模、边陲十大雄鹰。

在战斗中,傅塘根受过4次重伤。最重的一次,他被炮弹的弹片击中。当战友将他抬回营地抢救时,早已昏死过去。手术中,从体内取出20多块弹片,但有3块弹片位于心脏、颈椎等要害部位,无法取出。昏迷了十多天,医生才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残留在体内的3块弹片,给傅塘根带来了巨大痛苦。只要天气变化,就会全身发麻、酸痛,甚至短暂失去知觉。2015年,弹片结晶引起的恶性肿瘤,让他经历了一次生死考验,头发在3天之内全部掉光,亲朋好友都赶来“送别”。最后,他凭着超强的精神斗志,打了个胜仗。

为祖国冲锋陷阵,傅塘根无惧生死,从不流泪。他的眼泪,只留给战友和妻子。在谈到妻子时,我们看到他眼里闪烁的泪花。这泪花,是亏欠,是爱惜,更是感激……

那年3月,部队安排傅塘根回家探亲,并带妻子和3个月大的女儿随军。到达距前线约百公里的县城时,传来连队数名战士阵亡的消息。他强忍悲痛,将妻子女儿托付给饭馆服务员,自己立马赶往战场。

上车时,妻子跪地扯住傅塘根,大哭:“把我们‘骗’到这里就走,你为什么这样折磨人?”傅塘根挣脱妻子的手,径直上车,头也不回,命令开车。妻子不知道,此时丈夫的眼泪,在黑夜里肆意流淌……

战斗进行了30多天,傅塘根才突然想起妻女。回到小饭馆,妻子一句话也不说。这种“冷战”持续了几个月,直到一次战斗后,妻子见受伤的战士撤离阵地前,难舍着要见连长傅塘根,她才懂得丈夫与战友的生死情谊,才明白丈夫的伟大,从此不再怨他。

从听见炮弹声就吓得号啕大哭,到住猫耳洞钻壕沟的习以为常,妻子经受炮火的洗礼,变得勇敢坚强。每逢佳节,她总会包一大锅饺子,亲自送上阵地。后来,她成为军嫂先进典型。丈夫的军功章啊,有她的一半。

这对战斗英雄、优秀军嫂的故事,当时被搬上舞台在部队巡演。

政法尖兵

这个老兵,到哪里都保持着斗争精神。2004年,傅塘根转业地方,到了新余市委政法委工作。他挑了块最难啃的硬骨头:负责综治维稳。

他每天上午、下午提前1小时上班,利用挤出来的两个小时,接待来访群众,为群众解决问题。为什么这么拼?他说,我是“死”过几回的人,必须争取时间多做点对党和人民有益的工作。

经历过出生入死,傅塘根总是把困难踩在脚下,把安危抛在脑后——

那年,一家国企在改制过程中,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煽动工人集结闹事。1500多名工人的情绪,像被大火点燃,浩浩荡荡的队伍穿街过巷,要去拦截铁路,情况危急。

傅塘根得知,赶到现场,面对这股冲动的洪流,他拿起大喇叭往前一站。人群根本不屑这个小个子,喊着:“滚开,凭什么相信你?”

工人不知道,这个小个子,是个率直又诙谐的战斗英雄,在部队带兵做工作就是一把好手。只见他正气凛然、面无惧色,拿着喇叭先是安抚,后又摆事实讲道理,最终感化了工人,情绪得到平息,危机化险为夷。

还是在一家企业改制时,工人与厂方发生冲突。傅塘根赶到现场时,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必须尽快疏散人群,否则极易引发群体事件。正当他挤进人群时,一名失去理智的工人,突然拿起一根钢筋朝他捅去。所幸冬季衣服厚实,但小腹还是被捅伤流血。他带伤工作,最终使矛盾得以化解。

那年冬天的一个深夜,因医疗纠纷,一名医生被病人家属挟持。傅塘根接到紧急电话,披了件棉袄跑出家门,拦辆出租车就往乡下赶。车到中途,司机发现他神色紧张,与人电话中老有“挟持”“人命关天”等词,不明情况,竟害怕了,将他赶下车,一溜烟跑了。

四野茫茫,寒风刺骨。傅塘根赶紧调度相关部门,要求警力支持。追上挟持者后,他以心换心、耐心劝说,终于说服病人家属,将被挟持的医生成功解救……

做综治维稳工作,有危险,也有诱惑。

有一次,一名房地产商走进傅塘根办公室,拿包东西往地上一放,再顺势用脚拨到桌底下,一言不发就走了。傅塘根愣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打开包裹,里面竟是10万元钱。

傅塘根很快明白,之前依法依规帮他调处了一场纠纷,使项目得以顺利进行,这肯定是来表示“感谢”的。他赶紧开窗,冲楼下喊:“快上来,把东西拿走,不拿我就丢下去!”那人只得上楼,拿起东西面红耳赤地走了。

傅塘根原先抽烟狠,一天至少3包,那年竟把烟戒了。说起戒烟的往事,他无奈地笑着。因为做完调解处突工作,经常有人为表谢意给他送烟。也有个别干部为谋私利走关系,给他送“烟票”。每次,他总是拒绝,或交给纪委。次数多了,他就烦了。他想,干脆把烟戒了!

这个硬汉子,说戒真就戒了。朋友惊诧之余,想考验他的决心和毅力,故意找机会逗他、引诱他,一次也没能成功。

面对危险,他够硬。面对诱惑,他够硬。但面对困难群众,他的心却是柔软的。在工作中,遇到有受委屈的群众,总是温情以待,全力解决。遇到家庭困难的群众,总会嘘寒问暖,慷慨解囊。

又硬又软的傅塘根,和同事相处得犹如自家人。有一次,单位一名干部写了副对联,悄悄贴在他办公室门上。上联:臭嘴巴烂舌头菩萨心肠;下联:死脑筋老古董顽童性格;横批:人间真爱。

看到的人,都捧腹大笑。笑完还不忘说一句:还真是这样,心直口快又可爱的好人。

傅塘根14年战斗在综治维稳工作一线,辛苦付出获得回报。他个人曾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全国涉军维权先进个人等荣誉。新余市连续三届捧回全国综治领域最高荣誉“长安杯”。

校园阳光

2017年,傅塘根从市委政法委退休。其实在退休前,他就是市里有名的“英雄老兵爷爷”,经常受邀进校园给孩子们作报告。他深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娃娃抓起。

正好,市里一家民办学校再三邀请,请他发挥余热,担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年轻时打仗,是为了祖国和子孙后代。退休了继续奋斗,也是为了培养祖国的未来。”想了想,他应了。

一到学校,傅塘根就展开调研,之后主持出台12项制度,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学生对这位“英雄老兵爷爷”的故事感兴趣,他就走进课堂,给孩子们讲他的战斗和工作经历。

这名爱憎分明的老兵,曾在学校搅起一场不小的“动静”。那年学校发生一起贪污案,傅塘根毫不留情面,顶着不理解、不信任的压力着手调查,最后对相关人员依法处理。那一年多的时间里,学校就依纪开除党籍13人,将20多人清除出教师队伍。

2020年,新余市以公办民助方式,成立阳光学校,对“折翼”少年进行准军事化管理、基础教学等,帮助他们从“问题少年”转变为“阳光少年”。在选党支部书记时,谁也不敢接这副担子。后来人们找到傅塘根。了解到学校的特殊情况后,他一口答应下来:“行,这些孩子更应该关心。”

来到阳光学校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傅塘根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设立了情绪宣泄室、心理咨询室等。遇到特别难缠的孩子,他亲自上阵,寻找工作突破口。

有两个孩子因打架斗殴,被送到阳光学校。刚来时,思想相当叛逆,不服管理,无法适应学校学习生活。傅塘根经常将他们当成自家孙子,好言相劝。最后,两个孩子感动了,重拾课本发奋学习,参加高职院校组织的单独招生考试,成了大学生。

有个叫小龙的孩子,被送到阳光学校时,桀骜不驯,多年不叫“爸妈”,当着傅塘根的面,甚至要跟母亲动手。傅塘根赶紧上前,笑着说:“孩子,爷爷可是有武功的,我们练练怎么样?”小龙身材高大,根本不把小个子的傅塘根放在眼里,不屑地说:“来。”

只见傅塘根抓住小龙手臂一个抱摔,小龙仰面倒地。“怎么样?还敢不敢来?”“来!”傅塘根又施一招,小龙再次摔倒在地,立马求饶:“爷爷,我不练了,不练了。”傅塘根心里窃笑,对他说:“以后可不能跟妈妈动手了。”

对付这样的孩子,先兵后礼,还真管用。后来,傅塘根和老师们经常和小龙谈心,他逐渐变得开朗阳光。到了学校放寒假,妈妈来接他,小龙微笑着喊了声“妈”。刹那间,这位妈妈流下了欣慰的眼泪,她知道,孩子有希望了。

人们总是崇尚英雄、爱戴英雄。傅塘根这位可爱的爷爷,成为孩子们信赖的朋友。走在这两所学校,我们看到学生都亲切地向他问候,他总是满脸柔光,微笑着回应。傅塘根说,自己文化不高,立德树人的工作做得还不够,但有需要,他愿继续不求回报干下去。

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岗位,这位英雄的老兵,就这样奋斗在自己的“战场”上……(胡光华 江拓华)

标签: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