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贵州七星关:车间建在家门口 乡村振兴有奔头

央广网毕节12月29日消息(见习记者任振国 通讯员张永飞 文杰)哒哒哒,哒哒哒……连日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观音桥街道五里坪社区的民族服饰加工厂内的工人们正熟练地操控着机器,忙着赶制订单。

务工群众正在操作生产设备(央广网发 夏文婧 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七星关区持续推进就业帮扶车间建设,将车间建到家门口,把生产线搬到村(社区),带动农村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车间离家近,既可以挣钱补贴家用,又可以照顾孩子,两不耽搁。每个月能挣3000多元,家里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车间工人殷婵开心地说道,自从家门口有了就业帮扶车间,社区有意愿的农村妇女都来到这里上班,真正实现了赚钱顾家两不误。

务工群众正在刺绣(央广网发 夏文婧 摄)

“这种灵活就业的方式,不仅解决了企业用工难,增强了社区群众致富信心,而且节约了成本,提升了工效。”车间负责人李正芳说,目前订单源源不断,车间内还有六七名工人正加班赶制,争取在年前全部完成。

而在朱昌镇花厂村的七彩纺织针织加工车间内,这几天也是一派繁忙景象,缝纫机“嗒嗒”作响。村民马原正熟练操作着机器,原本在家照看孩子的她,几乎没有收入,现在,摇身一变成了“上班族”。

务工群众正在赶制订单(央广网发 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就业帮扶车间对劳动力技术要求低,就业门槛低,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上岗,村里有很多和我一样的村民都在这里上班,每个月都有工资,感觉很踏实。”马原一边操作机器,一边高兴地说。

以前,朱昌镇花厂村村民大多选择外出务工或在家务农为主,村里经济发展一直迟缓。为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2021年11月,村支两委引进相关企业开办就业帮扶车间,解决了众多村民就业问题。

“目前我们车间的员工有50多人,每月能生产50万余件成品。”车间负责人熊吉俊介绍,接下来,将根据订单量,适当增加招工人数和扩大生产规模生产,确保群众稳定增收。

服装加工扶贫车间内的务工群众正在赶制订单(央广网发 陈曦 摄)

近年来,七星关区积极引导乡贤回乡投资兴业、返乡创业、自主创业,深挖乡村产业资源,既要“引进来”,又能“走出去”,着力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新亮点,全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前,全区就业帮扶车间共123家,主要涉及电子加工、农产品初加工等行业,带动就业7763人。

标签: 七星关区 农村劳动力 相关企业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