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天天即时:《守望原山》第一集——听孙建博讲述原山人如何用汗水浇灌奇迹

9月21日,纪录片《守望原山》首播。该片采用章节式结构,通过7个篇章,以跨时空视角,故事化讲述原山林场几代育林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将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又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创业历程。

今天让我们共同观看《守望原山》第一集——从荒山秃岭到绿水青山,听全国林业英雄孙建博讲述原山人如何用汗水浇灌奇迹。


(资料图)

艰难的冬天

在孙建博的记忆里,26年前的那个冬天,寒冷而且漫长。

1996年的最后一天,孙建博上任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场长。这天晚上,原山下起了大雪。第二天,天还没亮,睡梦中的孙建博接到电话,原山林场100多名职工正赶往市政府集体上访。

当时的林场,负债累累,外欠债务4009万元。因为交不起水电费,林场职工家里没水没电,医药费连续三年3年未能报销。眼看年关将至,已经十三个月没有领到工资的林场职工,没钱买面买油买肉,想吃顿水饺都困难。万般无奈之下,他们决定到市政府上访。

孙建博是一级肢体残疾人。那天上午,孙建博吃了八粒止疼药,他忍着腿疼,在雪地里站了两个多小时,苦口婆心地劝说职工,安抚大家的情绪。

临近中午,雪越下越大,职工站在雪地里冻得发抖。孙建博买来几笼蒸包,让大家先吃了饭,并一再向职工代表们保证:一定解决困难,让大家过一个安心年。

在孙建博的反复劝说下,大家终于跟着他返回了林场。

多年以后,回忆起上任之初的境况,孙建博用了这样几句话来形容:沉重的债务、涣散的人心和混乱不堪的局面。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26家债主轮番上门。林场下属企业刀具厂由于长期没能偿还欠款,债主准备搬走刀具厂机械抵债。孙建博赶到时,50多名刀具厂职工正趴在车床上跟债主对峙。孙建博好话说尽,承诺一年后一定还清欠款,这才保住了生产设备。债主走后,一名职工流下了眼泪,他说:场长,保住设备就是保住了我们的饭碗啊。

从刀具厂回来,孙建博一筹莫展。压在他身上的,不仅是400多人的吃饭问题和沉重的债务,还有林场此时晦暗的前景。这时,一些人把目光投向了原山林场四万多亩成材的林木,他们向孙建博建议,伐树抵债,可以解决当下的燃眉之急。孙建博一口否决了。他说,我定了一个准则,这个准则就是我在任期间,一棵树不能砍;山上的矿产资源,一块石头不能搬;第三个就是林地一寸也不能占。

原山上,一棵棵松柏在雪中挺立。这是老一辈原山人耗费几十年心血才种出来的森林。这片森林,是淄博市的心肺,对于净化城区的空气和涵养水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孙建博下定决心,就算再难,这些树一棵也不能砍。

石头缝里种森林

当时的原山,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满目荒芜。这里大多是石灰岩地质地貌,被当地人称为“石头山”。山体表面只有不足10厘米的土壤层,地表多数裸露着岩石,怪石突兀,植被稀疏,生态脆弱,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这种“石漠化”现象被比喻为“山岭癌症”,因为土壤退化、贮水能力弱、岩层漏水性强,如果不加强治理就会陷入山穷、水枯、土瘦的恶性循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造林,意味着原山育林人要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辛劳。

1959年冬天,林场联合周边公社掀起冬季整地大会战。没有机械设备,他们就凭着铁镐和铁锨,凿石窝、撬石缝;山上土层薄,就一趟趟推土上山。饿了吃口煎饼,渴了喝口凉水。几场会战过后,大规模整地工程终于完成。地整好了,他们在原山试种了当地生长的刺槐、臭椿等多样树种,然而成活率却都极低。两年下来,大家心灰意冷。

1960年,林场聘来几名技术员,经过细致调查和仔细筛选,最后把目标锁定在了适应能力强、极其耐旱的侧柏树上。这一年,他们在石漠化最严重的凤凰山山脊上种下第一批侧柏,几周后,他们欣喜地发现,侧柏树苗在石头缝里成功扎根。侧柏试种成功,极大地振奋了林场职工们的造林热情。多种树,让大山早点绿起来,成为第一代原山人共同的目标。 

1961年,准备大干一场的原山人没能等来降雨。这一年,华北大旱,从开春以来原山就没有下雨,而刚种下的树苗急需灌溉。林场仅有的一辆马车,每天在水库和四个营林区之间来回奔波,一刻不停地运水。然而马车也只能把水拉到山脚,林场职工们只能靠人力往山上挑水。山高坡陡,人力运水效率极低。眼看树苗就要旱死,场领导把全场100多名职工全部组织起来,浩浩荡荡上了山。

沿着蜿蜒的山路,100多人依次排开,手把手传水。一个个装满水的铁桶在他们的手中交替传递,随着浇灌范围逐步向山上延伸,这条“之”字形的队伍也不断向山上移动。水桶传上去浇完水,空桶再传下来,人不用多走路就能源源不断地把水运上山。用这种办法,仅用三天时间,就把林区新栽树苗全部浇灌了一遍。

那一年,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原山林场成功造林625.5公顷。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1966年,原山造林创下成活率95%的奇迹。到20世纪80年代,原山森林覆盖率已由最初的不足2%增加到了82.39%。

原山人在大片岩石间营造的侧柏林,被林业专家称为“中国北方石灰岩山地模式林分”。

横跨30多公里的原山林场,满目青翠、流水潺潺。山上的一草一木,无不凝结着第一代林场人的心血。20多年,原山人艰苦奋斗,用青春和生命书写了我国北方石灰岩山地荒山变林海的绿色传奇,让昔日的这片荒山秃岭,变成了如今的绿水青山。

孙建博的选择

1996年,时任原山林场下属企业陶瓷批发公司总经理的孙建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买全国卖全国”的经营格局,让他在全国陶瓷行业小有名气。

孙建博读书时成绩优异,中学毕业后,因身体残疾,几年内都没找到工作。1981年,当地政府安排孙建博进入博山区民政局下属福利工厂,成为了一名正式职工。由于工作出色,他还当上了局机关的团支部书记。1986年,孙建博辞职“下海”,来到了原山林场下属的陶瓷批发公司,只用了几年的时间,把一个濒临破产的陶瓷门市部,做成了江北最大的陶瓷批发公司之一。

这天,淄博市林业局局长找到孙建博,说出了想让孙建博出任原山林场场长的想法。然而回应他的是孙建博长久的沉默。

孙建博的反应在他的意料之中。因为当时的原山林场,是一个负债4000多万元的“烂摊子”。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政府对国有林场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原山林场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开始走向市场,探索“以副养林”的路子,先后借助银行贷款开办了木工厂、奶牛场、印刷厂等副业产业。但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林场副业经营并不成功,发展陷入困境。

一边是红红火火的陶瓷生意,一边是沉重的债务和400多人的吃饭问题。那天晚上,孙建博彻夜未眠。

几天后,孙建博给出了答复,他愿意出任原山林场场长。孙建博说,我从小是残疾人,那个时候残疾人是就不了业的,我的工作是组织给我安排的,是党和社会关爱的结果。现在组织上遇到了困难,叫谁来接这个摊子?就叫党员干部啊,我就是党员啊。

1996年12月31日,孙建博走马上任原山林场场长。

上任第一个月,孙建博把自己的家当贴进了林场,甚至以个人名义向朋友借钱来发放林场职工的工资。

为了摸清林场情况,孙建博拖着一条病腿爬遍了林场所有山头,走遍了所有的营林区,他在深山老林和护林员们交谈,第一代原山人艰苦造林护林的故事给了他深深的震撼。

孙建博一次又一次上山,一次又一次去看第一代原山人栽种的侧柏树。侧柏树既耐旱又抗风寒,在最恶劣的环境下,它都能生长。在孙建博看来,侧柏树代表了原山务林人的形象。他对它们充满了敬畏,不仅是对育林人、护林人的敬畏,更是对自然、对生态的敬畏。

1997年,原山林场在山东省国有林场中,第一个停止了商业性采伐。这一年,孙建博提出“三三一”工作制,林场所有机关人员三天办公、三天参加造林劳动、一天休息。他对宜林地实行分段承包,极大提高了林木成活率。

短短几年间,原山森林覆盖率由82.39%提高到94.4%,上百种鸟类在这里安家。森林植被使这里的年降雨量比城市和平原高15%以上,而且呈逐年增长态势。

孙建博说,从天上看是林海,在林子里看是石海,看到的每一棵树都是护林员用汗水浇灌出来的。保护好这片林地,就是他的使命。“原山”这两个字的寓意,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原山”这两个字,从辞典里、辞海里一查,解释得很多,对原山人来说,原山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寓意。

森林是原山林场的立场之本,也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本。

如何既保护好这片森林又能让原山人过上好日子,是孙建博日夜思考的问题。在他看来,守着这片森林,就是捧着一个金饭碗。孙建博下定了“不砍一棵树,照样能致富”的决心,不仅要让职工们吃上饭、吃好饭,还要让这片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标签: 绿水青山 艰苦奋斗 森林覆盖率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