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每日视讯:当艺术与数字技术相遇

■ 近年,艺术领域出现了数字化新趋势,那么,艺术在与科技的碰撞中,会出现哪些新趋势?


(相关资料图)

■ 数字技术带给艺术的是创作媒介和手段的革新,还是给创作思路带来新的思考?

■ 数字绘画要有生命力、立得住、走得远,艺术含量和技术含量哪个更重要?什么才是核心竞争力?

■ 随着技术创新,数字艺术能否取代传统艺术?二者关系如何,是融合共生还是各自发展?

■ 数字艺术如何从传统文化当中汲取营养,如何赋予传统文化新活力,如何在文化推广中发挥作用?

举办大规模数字艺术展在我省尚属首次,此展将前沿的数字艺术带入大众视野

当下,数字技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已经融入经济、文化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各层面。近年,艺术领域出现了数字化新趋势,那么,艺术在与科技的碰撞中,会出现哪些新趋势?数字艺术如何与传统艺术融合共生?8月末,在辽宁文学院、辽宁美术馆(辽宁画院)、鲁迅美术学院等主办的“视觉辽宁——数字艺术展”研讨会上,专家们围绕数字技术对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等的影响、数字艺术创作与数字艺术批评的关系、艺术的大众化与生活化、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刚刚结束的“视觉辽宁——数字艺术展”是我省数字技术运用到艺术领域的一次集中展示。该展由辽宁省文化集团、鲁迅美术学院、省美术家协会主办,辽宁美术馆承办。举办这样大规模的数字艺术展在我省尚属首次,在全国也少见。此展将前沿数字艺术带入大众视野,带来由数字技术构建的沉浸式艺术感观体验和对科技的重新思考。因为展览品质高,受到广泛关注,展览结束前举办了“视觉辽宁——数字艺术展”研讨会。

数字艺术是一种使用数字技术创作或呈现的、具有一定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或艺术过程。数字艺术是一个艺术大类,其中包括数字装置艺术、数字雕塑艺术、数字空间艺术、数字绘画艺术等。

数字技术是否改变了我们对传统绘画的认知?鲁迅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版画系第一教研室主任张世俊说,传统绘画中,人们需要画案、画纸、笔墨等作色彩点染,而数字艺术创作,只需要一台安装有各种绘图软件和修图工具的电脑,显示器代替了画纸,鼠标代替了画笔,艺术家可以根据所诉求的艺术效果选择不同的输出方式,形成不同的视觉语言呈现。

在艺术创作领域,数字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创作媒介和手段的革新,也给创作思路带来新思考。

研讨会上,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杨波说,看完这个展览,第一个想到的问题就是数字艺术对当今学术话语中的艺术本质有着新的启示。众所周知,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出现了计算机绘画,时至今日,计算机可以参与到服装设计领域,也介入音乐、文学、舞蹈等艺术领域。这说明在现在的艺术生态当中,数字艺术已经是必然的构成成分。那么,如果我们把数字艺术理解为一种新的艺术样式,从发展时间上来看已经不是新事物,但还是会引起一些新思考——在我们的艺术板块中如何看待数字艺术,它给我们塑造的艺术环境跟我们的感知之间是否有新的连接方式等。第二个,数字技术对艺术创新来说,作用到底有多大,艺术创新发力方向应是向内,数字技术只是辅助性的作用。

无论传统绘画还是数字绘画,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作品背后的创作意义,才是艺术绘画最宝贵的品质。数字绘画要有生命力、立得住、走得远,艺术的含量远比技术的含量更重要,这一点才是核心竞争力。

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吴玉杰说,数字艺术是一种融合艺术,我们欣赏数字艺术、畅谈数字艺术,其实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和以往不一样的审美空间。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但是技术本身应该变成一种理念沉淀在创作主体的思维深处,那么这样创作出来的艺术,才真正地成为数字艺术。数字技术为艺术提供无限宽广的空间,数字艺术更要求创作主体能够形成数字艺术的自觉,这点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一点,数字艺术改变了传统的欣赏展览方式,这种完全的沉浸式欣赏,实际上是在梦境里边。

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李娜说,当数字技术融入艺术中,就把艺术的边界打开了,把创作空间、创作理念颠覆了。新的技术应用到艺术后,形式本身也成了内容,为艺术创作带来无限可能。数字技术对艺术本质究竟创新多少,应该体现在创意方面,如何用不同方式表现同一题材,创意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数字技术为艺术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对艺术发展、人才培养、艺术教育作用巨大

数字绘画的一大特点就是它的复数性,这一特征使得它的传播与收藏更为便利。但就是因为数字绘画的无限可复制性,使它的稀缺性和权威性难以得到保证。但是数字绘画与传统版画一样,虽然可以无限复制,但又有可控性。那就是像版画一样用编号来控制数量,防止用纯技术手段作批量化、流水线化生产。

数字技术为艺术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类同于当年印刷技术给版画带来的革命性变化。鲁迅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院长徐宝中说,从绘画艺术实践角度来看,以版画为例,不管是中国的雕版技术,还是西方的铜版画、石版画,都与印刷技术发展密切相关。印刷技术给版画创作提供了可利用的条件,而印刷又与社会传播有关。当下数字技术已广泛应用在文化艺术领域,但技术如何为艺术服务,技术如何为艺术人才培养服务,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核心内容。数字技术给艺术带来的能量,远比传统印刷技术给版画艺术带来的能量大,传统印刷技术强调手头的功夫和能力,如写实和非写实的能力,而数字技术把动手的能力、思考的能力、科技本身提供的技术能力三者合而为一。

数字技术为艺术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对艺术发展、人才培养对高校艺术教育作用很大。

2018年,国际学院版画联盟将“数字版画”正式确认为版画门类之一,为“数字版画”正名。徐宝中说, “数字版画”被确认为版画一个版种后,意义非凡,因为“数字版画”有了一个艺术身份,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展示、传播时都更有依据。

辽宁大学副教授刘洪澍说,对数字版画身份的界定到数字艺术的身份认同再到大众化的艺术,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也需要艺术界的共识与尝试。从传统艺术观念来看,数字艺术大概念的提出及这次展览让人们对“纯架上”艺术有了颠覆性认知。艺术观念和思维上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一种认同感,尤其是艺术界对新领域的认同是以前从未达到过的。这一次展览作为辽宁省第一届数字艺术展,这种尝试和融合是以往无法想象的,是辽宁艺术走出去的好机会。这种创新是辽宁艺术实现超车或者与国际接轨的绝佳机会。

从绘画到数字绘画,从雕塑到数字雕塑,从摄影到数字成像,从装置到数字空间,从新媒体、网络艺术到虚拟现实,数字技术已经应用于鲁迅美术学院教研和创作的多个学科领域。张世俊说,从学院教学角度看,数字绘画需要一个更好的成长空间。数字绘画应该是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它涉及此次展览上看到的绘画形式、绘画形态等,未来的发展空间会非常大。

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张丹说,当代艺术首先是与当下最前沿、最先进的技术相结合的艺术,其次是和当下最前沿的哲学美学、思维方式相结合的艺术,以及对最前沿的材料发现与应用的艺术。从学科发展角度来说,在设计、美术学都能看出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可以看出国家对数字艺术发展的重视。前几天,数字艺术与区块链实验室成立,八大美院作为主节点,其他艺术院校作为分节点,目的是将全国艺术院校的数字艺术连成网,形成交流沟通平台。数字艺术可以深入社会,比如艺术改造乡村,各种艺术节的举办,在国际上已经成为趋势。

数字艺术如何从传统文化当中汲取力量和资源,让数字艺术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符合中国气质的数字艺术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技术如何创新,思想才是艺术真正永恒的价值所在。数字技术的艺术形式,不会取代传统艺术,二者会变为一种融合共生的状态。这是研讨会上,专家一致赞同的观点。

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艺术的核心不仅仅是艺术语言与形式的表达,更是思想的呈现。

数字艺术不仅在文化推广中起到积极作用,甚至也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数字艺术如何从传统文化当中汲取营养,如何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活力?

辽宁大学教授刘巍说,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视觉、听觉元素,如可以把中国传统绘画、戏曲和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手法,包括皮影、年画、古典文学、诗词歌赋、戏曲京剧、民族音乐等运用到数字艺术的创作之中。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取题材,历史典故、寓言故事、历史人物、历史遗存等都可被借鉴到数字艺术创作之中。比如此次展出的张世俊的《子见·三百像》、李秋实的《文化演绎》、宋伟的《文化状态·书系列组画》、漆琰玲的《LOVE》、何咏宜的《万物生灵》、许毅博的机械动态装置作品《一》等。

吴玉杰说,数字艺术如何从传统文化当中汲取力量和资源,怎样把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字艺术中表现出来,让数字艺术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符合中国气质的数字艺术,它才有可能在未来的世界数字艺术领域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辽宁大学副教授张守志说,国家非常重视数字建设,从这个角度,结合我们的日常数字艺术实践,有两个大的思路,一个是跨界融合,国外有一个多媒体设计师做了一个展览,将中国的戏曲服饰和人物脸谱做成了数字艺术,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这就是跨界融合的最好案例。这种时空再造和定格性呈现,其实都可以结合在艺术创作实践中去。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能够把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数字艺术的形式推向大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科技的融合。另外,可以“文旅融合”,中央戏剧学院的一个教授刚刚拿到世界级大奖,他将数字艺术的空间设计和传统的道家理念结合到了一起,经过他的融合,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一下子释放出来。

杨波说,艺术的大众化,今天我们用数字艺术的方式,实际上给它插上了翅膀,艺术规划、艺术接受,今天变得非常之严密,有了更多的可能性,那问题在于我们的艺术家如何更好地去实践这种艺术的大规划,艺术本身到底如何走出象牙塔。

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核心是审美,时代赋予它们不同的内涵,新工具的产生也带来相应新的制作方式和审美标准。

研讨会上,吴玉杰提出数字艺术创作与数字艺术批评同步问题。她说,数字艺术已经给我们呈现出一个视觉盛宴,那么我们的数字艺术批评在哪儿?它现在能不能与数字艺术创作同步,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迫在眉睫的事情。如何让数字艺术批评成为真正的批评,能够与数字艺术创作相协调,同步起作用,那么我们的数字艺术才会走得更远。

标签: 数字技术 数字绘画 艺术创作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