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天天快报!寻找地外生命 为何要研究太阳?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古人如何看待太阳?人类竟然想“造太阳”?研究太阳能帮人类寻找地外生命吗?7月20日晚,《科学公开课》(第二季)开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汪景琇带我们认识宇宙中最灿烂的星辰。


(资料图片)

古人中的“太阳控”

汪景琇介绍,迄今所知最早的关于太阳的记录是16500年前,在法国拉斯科洞穴中的太阳符号:“从那时到现在,人类对太阳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

屈原在《天问》中提到大量的科学问题,其中有些就是对太阳乃至宇宙星辰进行的发问,就像“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汪景琇说:“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的祖先对太阳就做了很好的研究。”公元前2137年,中国学者就已经记录了日全食。

在西方,哥白尼掀起了一场天文学革命。当时“地心说”流行,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而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打破了神学桎梏。随后,开普勒提出关于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人类想“造太阳”?

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界输送光和热。汪景琇解释称,太阳的能量来自内部的热核反应:“太阳一秒释放的能量够美国使用500万年。”那么,人类是否可以在地球实验室模拟太阳核聚变并将其利用起来产生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汪景琇表示,人类正为之努力:“我国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成果。这是太阳研究对受控热核反应的推动。”

地球并不孤单?

近20年,天体生物学发展起来。汪景琇表示,天体生物学是要探索地外是否有生命,地外的生命形式是什么样的?他认为,研究生命的起源本来就是天文学重要的课题,这些年,关于生命起源的研究变得更热闹起来。

汪景琇指出,生命的存在不只需要水。就拿地球来说,地球的磁层像个屏障一样,把太阳风里的高能粒子给屏蔽住了,也不让太阳风把氧分子全部剥离走,避免地球变成一个荒凉的星球。汪景琇认为,“这才是人类可以繁衍的条件。所以,生命的存在除了要看是否有水之外,还要看是否有适当的电磁环境来保护那里的生命。”

监制:郭静

编辑:潘雨薇 刘飞

标签: 热核反应 源源不断 天体生物学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