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 预计一大批民办幼儿园要申请改名

“xx国际幼儿园、xx双语幼儿园、xx国际托育”……打开点评类网站检索关键词“幼儿园”可以发现,冠名“国际”“双语”或英文音译词的民办幼儿园比比皆是。不过,预计明年6月前,这些幼儿园都得向当地相关教育部门申请改名。

12月16日,教育部网站公布了日前由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其中再度提出对民办幼儿园不规范命名的治理要求:各省(区、市)部署开展幼儿园名称规范清理行动,对冠以“中国”“中华”“全国”“国际”“世界”“全球”等字样,包含外语词、外国国名、地名,使用“双语”“艺术”“国学”“私塾”等片面强调课程特色以及带有宗教色彩的名称,以及民办园使用公办学校名称或简称等进行清理整治。同时,行动计划对该项治理提出了明确的整改时间要求:2022年6月前整改完成。

中国商报记者发现,针对民办幼儿园冠名的管理,年来在各地教育部门发布的关于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的文件中多有体现,包括要求不得随便使用与实际不符或易产生误导作用的“国际”“中华”“中国”“双语”“艺术”“示范”等字样。今年10月,吉林长春朝阳区教育局就对16所申请变更名称的民办幼儿园进行了审核通过公示,这些幼儿园均将名称中的“国际”“双语”“艺术”“英语”“潜能开发”等字样予以删除。

河北石家庄一位民办幼儿园园长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有些幼儿园为了吸引生源打出“国际”“双语”等称号,但与实际并不相符。本次对不合规名称进行清理,或为避免民办幼儿园通过命名搞特色化、差异化,误导家长。根据行动计划提出的整改时间要求,预计明年6月之前将有大批命名不合规的民办园申请更名。

实际上,规范民办幼儿园冠名只是此次行动计划的步骤之一,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在就行动计划答记者问时表示,学前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体系最薄弱的环节,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普惠资源区域、结构短缺的矛盾依然存在,需要继续实施“学前提升计划”。

据了解,行动计划将从普惠资源布局、经费投入、师资保障、安全保障、教研改革等多方面对学前教育进行提升,力求补齐普惠资源短板,完善普惠保障机制,全面提升保教质量。到2025年,实现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普惠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的目标。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普惠学前教育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幼儿园保教质量全面提高,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机制基本形成。

标签: 幼儿园办园 民办幼儿园 课程特色 普惠性资源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