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由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政务服务局联合主办的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市民对话一把手”专题访谈节目中,北京市商务局局长闫立刚介绍了商务领域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目标任务、工作举措及亮点成效。
消费市场加速回暖
据介绍,北京市正在全力推动173项重点任务落实落细,深入挖掘111个重点项目带动效应,充分发挥72项创新政策叠加优势。
王府井等18个传统商圈和长安商场等16家“一店一策”试点企业基本完成升级改造。今年拟完成的31个项目中有23个已竣工,其中环球主题公园于9月20日开园,今年国庆假期带动北京外来消费增长超15%。72项政策中已出台53项,商务领域已出台品牌首店、总部企业发展、促进商圈发展等6项政策。
“2021北京消费季”累计开展“首发节”等商旅文体活动3000余项,截至11月21日,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比2019年同期增长12.9%,全市52个重点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16.6%。北京市消费市场加速回暖,1-10月,全市总消费、社零总额、服务消费分别同比增长15.5%、13.1%和17.6%。
696家首店落地
北京深入实施首店2.0版支持政策,不断优化升级首店申报指南,持续开展北京首发节活动,政策与活动双轮驱动,大力发展首店和首发经济。
2021年前三季度,共有696家首店落地北京,比2020年全年新增513家。从业态分布看,零售业态首店共199家,占比约29%;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儿童体验业态各有63家、48家、24家,合计占比约19%。首店数量居首的是餐饮业态,共360家,占比52%。
从商圈角度来看首店分布情况,119家首店落地三里屯商圈,88家首店落地国贸CBD商圈,两大商圈共吸引了近三成首店,其中国贸CBD商圈最具国际气质,入驻国际品牌首店35家。
此外,还持续开展北京首发节活动,多维度助力品牌“出圈”。北京首发节自4月28日在国贸商城启动以来,已先后在SKP、郎园等商圈举办20余场线下专场活动,600余个国际品牌和本土品牌集中发布近两万款新品,持续激发市场活力。
18个传统商圈完成改造升级
高品质商圈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定盘星”。自2019年北京市启动商圈改造提升工作以来,全市重点推动了王府井、前门大栅栏等22个传统商圈的改造提升。
经过培育和发展,近年来北京市形成三里屯、五棵松华熙live、祥云小镇等30个新兴商圈。目前,全市存量商圈为52个,其中广域级商圈3个、区域级商圈6个、地区级和社区级商圈43个。
据统计,今年1-10月,52个商圈零售额规模达到2281亿元,同比增长37%,占全市社零总额的比重达到19%,贡献率达到44%,拉动社零总额增长5.8个百分点。目前,22个传统商圈中王府井、CBD等18个商圈已基本完成改造,其余商圈正在有序推进,确保年底前完成改造提升任务。
精准补建
提升便民商业网点567个
为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培育建设,2021年以来,北京扎实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以群众需要为牵引,推动各区梳理八项基本便民商业薄弱区域和急需业态,建立台账,开展精准补建提升。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北京精准补建、提升各类基本便民商业网点567个。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蔬菜零售、便利店、早餐、家政等八类基本便民商业网点9万个左右,其中活跃商户约6.3万个,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基本实现城市社区便民商业服务功能全覆盖。其中,北京连锁便利店(社区超市)达到每百万人310个,同比去年每百万人282个,增长了近10%。
在持续精准补建八项基本便民商业网点的基础上,北京市将进一步丰富咖啡馆、药店等便民商业设施供给,力争每百万人拥有便利店数量达到330个以上。
前十月网络零售拉动社零额增长7.2%
北京不断完善电子商务服务支撑体系,积极引导促进“互联网+流通”、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等领域发展,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消费升级、转变贸易方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统计,今年1-10月,北京市网络零售实现4128亿元,同比增长22.8%,占社零总额比重达34.5%,拉动社零总额增长7.2个百分点。
在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方面,北京作为全国首个试点城市,2021年前三季度试点销售额达2020年全年的3.5倍。
2021北京消费季期间,北京市商务局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团市委举办了2021北京网络直播大赛,通过直播带货、云逛街、云探店等多种形式推广本地品牌、商圈好物等。活动期间百余家参赛企业开展近5000场直播,观看人数超过2千万,直播销售额突破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