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今年的“双11”变得低调不少 电商平台经营理念理性化

今年的“双11”比往年历届都要清净不少。不仅少了霸屏的烧钱晚会的喧哗,而且也没有了以往争分夺秒滚动的交易数据的狂轰乱炸,没有了这榜那榜之间的血拼,所有的成交数据都分化成了单品类数据,变成了大而全的层层分解。台尽量拉长销售周期,从最初的1天延长到7天、11天,甚至1个月。电商们也部署了提前预售等活动,尽力与其他促销活动错位,避免撞车。

“双11”大促的内敛化,是电商台经营理念理化的表现,有助于将人为堆攒的购物高峰缓化,从而缓解和避免由此带来的各类次生弊端。

今年的“双11”变得低调不少,直接导因可能是电商台在经历反垄断洗礼后的谨慎合规之举。2021年,国家对电商秩序加大了整治力度,包括阿里这样的巨头,都因垄断行为受到了百亿元级别的罚款,对电商群体震动不小;此外还整治了违法刷单、“寄空包”等行为,仅上半年全国各地查处的不正当竞争案件多达3128件,震慑了不少商家。所以在“双11”期间,台和商家已经不再盲目追求高销售额了。

当然,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当事方的理化,一方面是商家和品牌方的倦怠。面对人为堆砌的购物高峰,商家和品牌方看似迎来了促销机遇,其实参加促销是要支付高昂成本的,不仅要不惜血本大降价,而且要支付高额的流量成本。台的名气倒是造出来了,但造节的成本最终还是要由商家来买单。

另一方面,在消费者一端,许多人也觉得累了。看似诱人的大减价大折扣、抢红包游戏,其中套路深深,把人绕得头晕,消费者如果没有高深的数学计算能力,就难免陷入八卦迷魂阵。甚至有的还是虚假折扣,还有的趁机贩卖假冒伪劣。于是,今年就有消费者自发组团抵制盲目消费。

今年的“双11”走向清寂,还是其他众多网络购物节分流作用的结果。据说在电商领域已经有100多个购物节了,“双11”逐渐被稀释在所难免。更不用说还有直播间的随时引流、短视频带货、社区团购以及商家小程序、企业微信等企业自营的商品销售体系等等,可以说消费者直达商品的渠道日益多样。

“双11”既然是台和商家制造的节日,就不能完全从台、商家的利益为出发点一味追求流量和消费额,而是要围绕真正服务用户来展开,并且以环境保护为前提。不顾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而一味用各种手段对其洗脑、诱惑、撺掇和煽动,固然能刺激起一时的消费冲动,但消费者最终都会体验到挫败、感受到被愚弄,最终形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恶果。在环保和递送方面,购物高峰造成的拥挤、繁乱、垃圾遍地景象,越来越难以被社会接受。

因此,对台和商家而言,与其说是吸金的盛宴,莫若是维护消费者对自己信任的一场能力大考。

标签: 今年的双11 低调不少 电商平台 经营理念理性化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