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馆利用科技手段突破时空限制,让“云端”观展走近越来越多的观众;“云逛街”释放巨大消费潜力,无人零售、餐厅、酒店等无人消费场景创新不断;线上租房、医疗、游戏等新业态亮点频出……四季度,新型消费有望成为市场重要增长点。
消费新动能加速释放
新型消费市场加速崛起,有力释放消费新动能。国家发改委就业司副司长常铁威表示,由于疫情影响,传统消费受到一定抑制,但各种新型消费业态加快扩容,线上消费逆势增长,这保障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促进了经济企稳回升。
各类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线上线下消费正加速融合。数据更为直观:今年国庆假期,“云逛街”释放出巨大消费潜力。据统计,10月1日-7日,全国邮政快递业共揽收快递包裹19.91亿件,投递快递包裹19.17亿件。
网络数字技术普及更是支撑了新型消费快速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1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1.6%,数字技术已经融入到教育、医疗等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中。
以陕西为例,近日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233户城镇居民中,98.7%参与过线上购物,54.9%参与过生鲜配送,45.1%参与过在线教育,约三成城镇居民参与过直播带货、社区团购、“互联网+医疗”等;221户农村居民中,96.4%参与过线上购物,29.9%参与过生鲜配送,27.1%参与过在线教育,约两成农村居民参与过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更为可喜的是,农产品线上销售成效初显。接受调查的221户农村居民中,70户在线上销售过农产品,占31.7%。
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付一夫表示,今年以来,新型消费热度一直在延续。伴随支持新型消费政策进一步出台,四季度新型消费会大有可为,预计会迎来快速发展。从长远看,新型消费的最大潜力点在农村,农村市场是未来新型消费值得挖掘的领域。
央地齐打“组合拳”
支持新型消费发展,对保障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全面促进消费、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以来,关于新型消费的相关央地政策渐次落地,力挺新型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今年7月,商务部发布的《“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对新型消费提出了具体要求。规划明确,要培育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多业态聚合、多场景覆盖为特征的新型消费,打造消费新增长点。发展商品消费新模式,鼓励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发展。
多地也明确加快发展新型消费。如云南日前制定并印发《云南省培育发展新型消费释放消费潜力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将实施七大行动共计22条措施,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促进消费提档升级,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
湖南提出,促进实物消费持续升级,推动服务消费快速发展,打造消费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实体商业通过直播电子商务、社交营销开启“云街”新模式,推广农产品“生鲜电子商务+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服务模式。
青海明确,力争到2025年,支撑新型消费发展的流通基础设施网络逐步完善,新型消费发展环境更为优化,新型消费业态模式加速涌现,新型消费对扩内需稳就业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市场迎发展新机
作为未来消费市场升级扩容的重点,新型消费正迎来新机遇。
在付一夫看来,伴随着数字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叠加线上线下融合进程的全面提速,以及国人新的消费习惯日益养成,网上零售、医疗、体育健身等领域有望开启新的增长空间。
同时,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共振效果正在加强。目前,新型消费已成为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消博会等国家级重大平台的重要载体。常铁威表示,在相关政策措施的支持下,新型消费领域已经初步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协同共进、区域行业市场联通互促、传统产业和新兴技术联接互动、不同业态融合渗透、上下游全链条一体推进的发展格局,迎来了加快发展和提质升级的重要窗口期。
为促进新型消费加快发展,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推动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规范健康持续发展;促进跨境电商进口持续创新健康发展,发挥进博会、广交会等重要展会平台作用,扩大进口消费等。
常铁威也表示,促进新型消费发展关键是要统筹协调各部门形成合力,将指导地方抓好已出台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推动将新型消费更好融入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区域消费中心建设、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体育消费试点、信息消费示范等重大平台和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具有较强代表性的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和领先企业,建立健全统计体系,持续做好新型消费补短板、强弱项、通堵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