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西平县的出山镇,隐藏着一段深厚的历史文脉和浓郁的乡情记忆。这里不仅有壮美的自然风光,更有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的龙山文化遗址。
龙山文化,是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主要分布于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具体涵盖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份,其历史年代距今约为3950─4350年。龙山文化时期,铜石并用成为主导,代表了当时生产力的重大飞跃。特别是中原龙山文化中,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快轮制陶技术得到了广泛采用,使磨光黑陶的制作达到了高峰,烧造出了许多薄如蛋壳、光亮如漆的精美陶器,这是中国制陶史上的一段辉煌时期。
龙山非遗,秀出出山多彩文化。2003年6月,西平县文物管理所配合省道高兰公路工程调查时发现出山镇辖区内有两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遗址面积1.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米,具体为小潘庄遗址和三所楼遗址。
三所楼遗址位于出山镇焦之岗村,现场拣选的陶片看出器形有罐、钵、瓮、盆等。陶质以夹砂陶居多,泥质陶次之。小潘庄遗址位于出山镇小潘庄,陶质以夹砂陶质层多,泥质陶次之;陶色以棕陶居多,灰陶次之,少量磨光黑陶;纹饰以蓝文居多,素面次之。经专家考证,这两处遗址均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
除了丰富的文化遗存,龙山文化遗址还承载着深厚的乡情记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块石头都蕴含着古人的生活痕迹和文化基因。当地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传承着古人的智慧和勤劳精神。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守护着这片历史的圣地,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总之,龙山文化遗址是西平县出山镇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见证了古代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变迁,也承载了当地人民的深厚乡情记忆。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冯占华 李彬)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