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汽车 >

淅川法院荆关法庭:打造“诉源治理+”新模式,擦亮基层治理新“枫”采

淅川法院荆关法庭:打造“诉源治理+”新模式,擦亮基层治理新“枫”采

荆关人民法庭始建于1979年,位于豫、鄂、陕三省交界处的荆紫关镇,辖荆紫关、寺湾、西簧三个乡镇,辖区面积572平方公里,人口12.6万,距离淅川县城75公里,是淅川县境内最偏远的人民法庭。该庭立足特殊区位特点,积极践行能动司法理念,创新打造“诉源治理+”工作新模式,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为乡村振兴赋能。

“诉源治理+实证分析”,前端预防“治未病”。

贯彻“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要求,主动作为,“嵌入式”参与,针对基层矛盾纠纷的新变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上门走访、集体座谈等形式,对普遍性问题和易发性矛盾进行实证分析,为基层自治组织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助力做好源头预防,助推“无讼乡村”建设。

在辖区涌现出了26年“无访”的黄楝树村等一批“无访村”“无诉村”。结合婚姻家庭、邻里关系、民间借贷等多发性案件,建立审判例会、案例研究等机制进行类案分析,每季度选取1个典型村实地调研,向乡镇党委政府等提出意见建议,健全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

目前已开展实地调研6场次,走访、电话访群众2000余人次,收集矛盾纠纷线索100余条,形成调研报告5份,向基层自治组织、乡镇党委政府等提出意见建议20余条。

“诉源治理+多元联动”,汇聚综治“新合力”。

深化跨区域司法联动,主动与湖北省郧县法院南化人民法庭、陕西省商南县法院湘河人民法庭联络,共同签订了司法协助协议书,建立了解决矛盾纠纷司法合作新机制,充分发挥“三省法庭联动司法”经验优势,将合同纠纷类案件作为开展司法协作的重点,推动资源集聚、消除信息壁垒,实现“共建共治”。

自联动机制建立以来共开展司法协助53次,化解三地居民纠纷31起。强化与调解组织的横向联动,创新以行业调解、人民调解、乡贤调解、行政调解、基层组织调解等为核心的“法庭+N”工作法,推动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凝聚起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绘好矛盾化解“同心圆”。先后组织开展多元调解协调会5次,化解纠纷126起。借鉴融合基层群众经验优势,发掘一批善于处理矛盾的退休老干部、乡贤、热心群众、村两委成员等调解能手,建立调解员化名册,帮助解决群众的矛盾纠纷,探索打造规范、有序、健康、法治的基层诉源治理“生态圈”。

在法庭设立“特邀调解员工作室”,针对家事纠纷、相邻关系、小额债务、交通事故、土地纠纷等适宜调解的纠纷,由特邀驻庭调解员先行调解,精准对接乡村法治力量,充分发挥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干部的能动性,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实打实、心碰心地交流。

“诉源治理+便民服务”,贴近民情“解民忧”。

加强人民法庭一站式建设,为群众提供便利的“一站式”诉讼服务,利用“移动微法院”等信息化应用平台,大力开展网上立案、交费、送达、庭审等,让老百姓打官司“少跑路”“不跑路”。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开辟民生绿色通道,开展立案登记、法律咨询、诉讼服务等500余人次。

立足山区法庭实际,发挥法庭法官驻庭优势,开设“假日法庭”“夜间法庭”等32场次,破解辖区群众因四季农忙、闲时出门打工等带来的诉讼不便和难题,提供方便、高效的司法服务。

坚持力量下沉,主动从单纯便利群众诉讼向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法治乡村建设转变,选择群众反映强烈、党委政府关注的案件,“带案下乡”开展“巡回法庭”、“送法五进”等活动6场次,实现“服务升级”,走出了一条“脚下有泥、心中有民”的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发展道路。(供稿:淅川法院 王林然 齐玺)

标签: 淅川法院荆关法庭 打造诉源治理新模式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