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法律 >

当前聚焦:2024新华网高考情报局|北京语言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培养国际化复合型高端人才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平台

  新华网北京6月14日电 近日,北京语言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副教授何宁做客新华网2024高考情报局,为广大考生和家长介绍北京语言大学西方语言学院2024的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等相关情况。

  Q1: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学院的基本情况。


(相关资料图)

  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下设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俄语和罗法复语7个专业。其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俄语既是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又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1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目前拥有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和俄语语言文献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并培养法语语言文学和俄语语言文学博士研究生。

  学院现有教师41名,全部教师均拥有在海外留学或国际组织工作经历。当前,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优秀的教学和学术传统。整个教师队伍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且梯队结构合理。学院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Q2:学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有什么样的特色和举措?如何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我们身处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高等教育需要在实现传统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往以及胜任全球合作、竞争的能力。作为一所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学校,北语享有“小联合国”的美誉,西方语言文化学院要以培养“国际化、高水平”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者和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作为学院的目标。

  总结西方语言文化学院的国际交流合作工作,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分别是:“送出去”、“请进来”和“细起来”。

  一、“送出去”,让更多学生拥有国外交流学习的机会。

  目前,北语已经与国外众多知名高校,例如法国的巴黎第三大学、德国的波恩大学、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大学等全球知名高校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每年输送大批学生到国外学习。学院与学校之间的交流项目形式多样化,有一年期、两年期交换项目,也有2+2双学位项目,以及3+1项目等等。此外,学院的葡萄牙语专业有一个具有特色的“1+1+1+1”合作办学模式,即学生第一年在北语学习,第二年可选择去澳门理工大学学习,第三年可选择去葡萄牙学习,第四年回到北语。四年三地课程相互衔接并各有特色,在澳门理工学习的课程中设有当地历史与文化的内容,在葡萄牙学习的课程中设有葡萄牙及葡萄牙语历史与文化的内容。这些都很好地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并能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请进来”,积极引进国际知名专家,拓宽学生国际化学术视野。

  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持续利用国际专家资源增强学校师资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聘请外教帮助学生打牢语言基础,依托学院自有的5个教育部备案研究中心,具体是奥地利研究中心、非洲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外高加索研究中心、意大利研究中心,依托这些研究中心聘请了具有学术研究领域前沿知识,能够拓展学生学术视野的外籍专家。这些外教能够和老师们一起开展学术研究,合作申请科研项目,进一步增强学院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提高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细起来”,解决国际交流合作中学生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参加国际交流的效度。

  学院也非常注重让国际交流工作“细起来”。学生在交流期间选择什么样的课程、修多少学分、老师们都会进行细致的指导,当然更少不了生活上的关心。

  从参加交换的学生以及各语种老师的反馈来看,大家对交流项目整体的运行以及效果是比较满意的。

  可以说,国际交流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学习资源,使学生可以在目标语言为母语的地区、以目标语为授课语言进行专业学习,包括政治、教育、文化、经济、传媒等领域的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素养,又拓宽了其学科和跨学科学习视野,参加交流项目的同学得以充分体验并了解对象国文化以及适应当地生活,他们无论语言水平、思辨能力还是跨文化交际能力都得到大幅提升,很多同学在交流项目中对对象国以及自己兴趣的专业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而选择在本科阶段结束后在国外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总之,国际交流项目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成长成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国际化人才。

  Q3:学院现在和其他高校有哪些合作,后续如何规划?

  我们一直在思考高等学校外语教育如何更好满足社会复合型人才需求,从而更好服务国家战略,跨领域的高校合作是我们新近做出的一个回答。

  目前,学院有四个跨领域、跨校的联合学士学位项目,分别是北京语言大学与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联合申报的“西班牙语+采矿工程”、“德语+木材科学与工程”、“法语+化学工程与工艺”、“俄语+资源勘查工程”。这四个联合学士学位项目都是北语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强强联合,汇聚各校优质资源,推动外语学科与工科交叉融合的进一步探索。

  这四个项目均采取“双校区+国际交流”创新培养模式;“双校区”是指学生要以学年或学期为单位在北语以及对应的联合培养高校生活和学习,这样学生可以享有两所高校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国际交流”是指学生在高年级阶段要到相应国家、相关行业、企业进行海外实习,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提升外语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院的培养过程注重学科交叉融合,聚焦课程体系重构;学生要掌握语言和文化以及相应的工程领域两个模块的知识和技能;致力于培养具备外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沟通协调能力,系统掌握相关工程专业知识,同时具有宽广国际视野和深厚家国情怀的国际化复合型高端人才。

标签: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