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河水赶集去!走,到河匪买大青茄去!走,到河匪买黄豆芽去!提到河水铺,阜阳人最爱说这几句话。老阜阳人喜欢把“水”念成“匪(音fěi,阜阳土话,同‘水’)”,显示自己对这个半城半乡著名集市的熟稔,有意无意彰显自己“地道阜阳人”的身份。
(资料图片)
6月初,恰逢麦收时节,记者专程到离阜阳最近的城郊集市——颍州区颍西街道河水铺,赶了一个城里人最爱的乡村大集,探访青茄交易的热闹晚市,见识豆芽生产的传统手艺,体验河水铺菜农的淳朴民风和经营之道,感到这里蕴藏着生生不息的奋斗力量,诚信之风代代相传,传承至今,令人向往。
“河水”地名从何来河水铺在哪儿?为啥地名叫“河水”?这个问题,困扰了记者多日。
历史上的河水铺,叫河水寨乡,东连原阜阳县颍西镇,南邻刘棚乡,西靠程集镇,北隔泉河与宁老庄区唐营河溜乡相望。这里是岳飞后人定居的地方。据《岳飞家史考》,岳霆之后、岳飞十五世孙岳玺在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立军功,授职总兵(相当于军分区司令员),镇守颍州。岳玺解甲后因爱颍州西湖风景,遂买宅湖滨(今阜阳城西岳老庄,岳新庄),定居颍州,即今阜阳城西河水铺的岳老庄、岳湖口。
河水铺紧邻阜临路(G345),附近似无大河,为何地名叫“河水”呢?原来,“河水”因河水寨而得名,河水寨周围曾筑有防洪堤,故称。
据《阜阳县地名录》记载,河水寨自1948年建乡以来,就与多条“河水”打过交道:泉河流经北部边界,阜临河沿南部边缘流过,七渔河流经东部边境,白龙沟自西向东横穿南部,注入七渔河。解放前,由于水利失修,涝灾频繁。解放后,大力兴修水利,疏浚开挖沟河,兴建涵闸、电力排灌站、桥梁,开挖水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提高。
据阜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兴武介绍,清末民初,颍州之地战乱频繁、匪患侵扰、动荡不安。特别是河水寨地处阜城西大门,是豫匪东进袭扰的必经之地。这种背景下,高筑寨墙、深挖寨沟成了当时老百姓最简便的自保防御方式。
“作为群众自保的一种方式,寨圩发挥了自保防御功能,四方流离百姓纷纷就近入寨避难,有寨圩的地方成为当时比较繁华的聚居之地。”李兴武说,这些群居在寨圩内的百姓如愿躲避了匪患和战争侵扰。
现在的河水寨,是颍西街道河水社区的一个自然村,而河水铺也因河水寨,保留了“河水”的称呼。目前,河水铺不再只属于河水社区,新集社区、代郢社区、河水社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管属于哪个社区,都统称自己是“河水铺人”。
到“河水”赶“新集”6月初,雨水连绵,午收前的一个上午,记者赶了一趟“离城最近”的河水铺集市——新集。
新集位于颍西街道新集社区,从市区出发,仅需 10分钟车程。集市在阜临路北侧,远远看去,集市上非常热闹。
整个集市很大,有南北方向的新集中心街和7条东西方向的菜市街。中心街二三百米长,两边是沿街店面,超市、服装店、奶茶店、手机店一应俱全,东侧门店前是一字排开的各类摊点,一个挨着一个,琳琅满目。水果摊里应季的水果,西瓜、羊角蜜、苹果酥,看着新鲜诱人。鲜肉铺前挂着当天宰杀的猪肉、牛羊肉,据说不卖过夜肉,吸引不少城里人前来购买。
逛到中心街中间位置,向东一拐,就来到了东一街——只卖新鲜蔬菜的一条街。和中心街的时尚、宽敞相比,东一街只有五六米宽,卖菜的多是中老年人,他们有的骑着电动三轮车,载满整车厢的洋葱,有的在地上铺一张尼龙袋子,把生姜、荆芥、辣椒摆在上面。
新集社区居民丁晴家里种了两棚辣椒,一大早便摘了一车辣椒,大棚旁边角地里种了几十棵青豆,连根带秧一块拉到了集上。
“从早上4点多到现在,俺慌得没使闲儿,这才坐下来剥豆子。”身材微胖的她,坐在一个小凳子上飞快剥着青豆,鲜嫩饱满的青豆从她的手中掉落、滚下,像一个个跳动的绿色音符。早起天凉,她穿着牛仔外套,身上斜挎着一个黑色钱包,颇具做生意的派头。
往前走,一群人围在生姜摊前,自己动手抠黏在生姜上的泥土。“俺家种的拐子(生姜)没上化肥,全是猪粪,地壮,拐子长得好。”来自三合镇胡庙社区的张丽芬家里有个养猪场,猪粪合理利用,当作农家肥,全部施在生姜地里了。
“你这拐子看着不错,就是泥太多了。”一位顾客抱怨道。
“你捡几个,俺来抠掉泥巴,再给你去点秤,保证你买得不吃亏。”张丽芬说。
在张丽芬对面,坐着79岁的郝兰芬,一早便从程集镇张老庄村赶到新集,撑着一把黑色雨伞,把自己和四五斤面条菜挡在雨后初晴的阳光下,面条菜旁放着几把用面条菜秧做的小扫帚。“俺家门前种了几棵面条菜,长得多,吃不完就拿来集上卖。”郝兰芬笑着说话,露出几颗豁牙儿,浑身洋溢着热情劲儿,像邻家奶奶一样亲切,“逢双俺就来新集,逢单俺就赶程集。”
记者看到,集上不时有老年人拉着小车子逛街,卖菜的摊主一眼便能认出来,他们是从城里来赶集买菜的。记者当天遇到来新集“进货”的市民来峰,他和老伴每周都开车到新集买菜,一买就是一星期的量,打开后备箱,大青茄、豆腐豆腐皮、麦仁酵子、排骨、西瓜等,至少有十几样菜品。“以前老家在临泉农村,买菜就到集上买,便宜又新鲜,工作、生活在城里几十年,人老了反而更想来赶集了。”来峰说。
晚市青茄交易火晚上7时,颍西街道代郢社区的青茄交易行开始热闹起来。5辆长6.8米的厢式大货车停靠在路边,过磅、搬运、装载,菜农们有条不紊运输着青茄。郝芝成家种了6亩大青茄,亩产1.2万斤。前两天,妻子张云秀骑电动车不小心碰到了右腿,导致骨折,在家里静养。摘茄子逢上午收,正缺人手,急坏了郝芝成。
“大棚里温度高,只能早起摘茄子。”郝芝成告诉记者,摘好的茄子,还要一袋袋从地头搬到车上,再从车上拉到交易行。从4月份青茄上市,一直到6月底,每天都要下地摘青茄。“现在,每天能摘2000斤茄子,收成好,累着也高兴。”
代郢社区今年种了2000多亩青茄,总产量1.2万吨,菜农们除了把青茄运往瑶海批发市场外,还就近到当地青茄交易行销售。
“以前来这儿拉青茄的车,从大田集一直堵到城区三岔路口。”青茄种植户郝启宣,今年61岁,亲眼见证过当年代郢青茄交易市场的火爆场面。1994年,河水铺大青茄子交易行位置在阜临路上,因来往车辆较多,市场不断向村庄转移。现在,交易行就设在代郢社区附近,外地来拉青茄的大车虽不比从前,但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代郢,就是对代郢青茄的信任。
“我们来这儿拉青茄是从父辈开始的,都是几十年的老主顾了。”来自河南驻马店的李大帅和菜农们有说有笑闲聊着,“一天拉走50吨,河水的大青茄有名得很,品质好、产量高,我们长期合作!”
探访手工“豆芽村”盛产豆芽的河水寨,位于颍西街道河水社区,百余户人家中,17户居民从事做豆芽的营生。这里每天生产3万余斤豆芽,流向阜城蔬菜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十年前,阜城近八成的豆芽来自这里,河水寨因此被称为“豆芽村”。
午收时节,通往河水寨的村道上被许多麦秸“占领”了,村民在田间地头等待着丰收。下午4时,河水寨居民王彦刚和妻子张玉开始在家里制作豆芽。
记者在王彦刚家的豆芽菜生产车间看到,30多个菜缸整齐排列着,有的缸里刚刚泡上了黄豆,有的缸里已冒出长长的豆芽菜,房间墙壁上铺上用来升温的塑料薄膜。
“你看,这是快长出来的豆芽,明后天就可以出菜了。”王彦刚告诉记者,从泡上黄豆到出菜,差不多要6天时间,期间要保持26℃27℃的恒温,每隔6小时浇一次水,每天可产2000斤豆芽。
在王彦刚车间门口,停着一辆电动三轮车。据王彦刚介绍,他每天凌晨3点起床出菜,把缸里长好的豆芽菜,经过淘洗后装车,拉到瑶海蔬菜批发市场,卖给那里的蔬菜商贩。相比较父辈年代,早起要骑车子拉到北关去零售,现在根本不愁销路。
“手工豆芽有根须,不添加任何药物催生。”王彦刚边说边拿起一把豆芽给记者看,这些豆芽长长、瘦瘦的,根须约两三公分长,外形晶莹剔透,散发着淡淡清香。
王彦刚还未成家的时候,就跟在父亲后面做豆芽,练就了一副做豆芽的好手艺。婚后几年,他和妻子共同盖起这座豆芽生产车间,和住房分开,虽然干活有点麻烦,需要从家里来到车间,但是能让家里和车间保持卫生整洁,互不影响。“环境干净,才能做好豆芽。”王彦刚说。
“做豆芽是个苦差事,要起早贪黑地干。”做了30多年豆芽,王彦刚和妻子时常感到腰酸背疼,儿子和女儿已相继工作、成家,对于未来,他们想继续把传统手工豆芽做下去。王彦刚说,“这是俺挣钱的门路,生活都指望这个了。”
河水寨队长宁子清告诉记者,当年他们村80%的居民都做豆芽,村里的姑娘特别好找婆家,因为家家户户都会做豆芽,谁娶了“豆芽村”的姑娘,那就要走上卖豆芽的生意路了。
来源| 阜阳日报
作者| 郝思雅通讯员| 闫翊/文 穆可亮/摄
编辑| 张雅娴 责编| 梁范然 审核| 刘艳丽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