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建伟
沧海桑田,世事如烟。在人类漫长的迁徙史中,有太多太多的人,早已忘却故乡的风月,更难以忆起当初的来时路了!因而,乡愁——这一份凄美的情感,似乎便注定,将始终陪伴着人类,直至永远!
近日,重读少雄君的国画,蓦然之间,竟恍如隔世!画面上的田野、村舍、炊烟、瓜棚、竹林、溪流、落日、小鸟,乃至从中透出的缕缕意绪,曾是我们多么熟悉的场景,以及灵魂深处的皈依啊!可如今,所有这些,无疑都从我们的视野中,渐去渐远乃至越来越模糊了。
【资料图】
曾有评论家,这样总结少雄君的画风:虽笔墨简淡,却灵巧多变;虽画面朴实,却富含内蕴;往往寥寥几笔,便形神毕备,意趣盎然,足见其独到、扎实的艺术功底!
而我,则更喜欢沿着画家笔下的路径,去捕捉那些早已陌生的场景,去重温那份久违了的情愫!我尤其钟情于画面上,那一抹似有若无的氛围,它们时而风轻云淡,犹如鸟过无痕,示人以宁静;时而缠绵委婉,恰似萝藤萦绕,启人以深思。
我甚至这样认为,像少雄君这样质朴的画家,随着时代红尘的席卷,最终也将如同他笔下的风物,势必越来越稀有!显然,他是有着一份别样的情怀!而这份情怀,既缘于他对故土的深切眷恋,更缘于他对生命深处的执着寻觅!
那么,少雄君到底在寻觅什么呢?
都说,现代人几如游子、浮萍。然游子有脚,即便浪迹于天涯,倘有遥远的故乡,旦夕等待他归来憩息;可浮萍无根,纵然万水千山走遍,也永远回不了家,只能于随波逐流之间,了却余生。也许,少雄君所要寻觅的,正是游子的这份思乡之苦,更是浮萍的那番失根之痛!
于是,乡愁,几乎成了一个他永远绕不开的主题。每每下笔,无论从取材、构图,到铺垫、设色,他都不忘赋予“家园”的概念。他甚至把画名,也往往起得如此清寡,如《太阳悄悄探起头》《无事听鸟聊天》《君子有约》等,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别具深意。意在回归自性,回归生命本原,回归天地之道!
而这,便需要画家,保有一颗永不迷失的心。就像芸芸小草,在广袤的田野中,既不昂扬夺目,也不颓败自轻。而是日日夜夜,唱着属于自己的那支歌谣,安详、恬淡。虽苍穹不言,已然一道绝色的风景!
云卷云舒,花开又谢。
回首少雄君从画三十余年,这一路走来,正应了苏东坡那句名言:也无风雨也无晴!不管沿途风光,平坦抑或险峻,他都始终保持一颗如处子般的初心。为人为画,笃实敦厚,既不盲目跟风,也不动辄攀附。他就像一位矢志不渝的修道者,苦苦地坚守着——那一块属于他自己的“自劳地”!
自劳地,顾名思义,乃自家田园也!虽与高山峻岭相比,显得有些渺弱,却朴拙而接地气;虽不能争奇斗艳、纵横成绵,却一枝独秀,自成风光!
岁月碾碎的过往,早已物是人非。唯有故乡的风月,还长伴着一方山水。而这,就是少雄君以及他的画,带给世人最好的寓意!是啊,行走于天地,倘能顺乎自然,哪条路不是归途;面对纷繁世间,若能一念安住,又何处不是故园!
诗云:清风作伴好还乡!
唯愿,少雄君笔下的情怀,永如故乡的风月,清凉,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