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日报讯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漆沮两河孕育出铜川独具魅力的文化品格,滋养着一代又一代铜川人。
【资料图】
提及铜川,药王故里、红色照金、千年耀瓷、避暑行宫、矿区故事……诠释着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自信。
放眼铜川,文化产品百花齐放、招商引资如火如荼、文旅经济蓬勃发展、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漫步铜川,博物馆里人头攒动、大剧院里歌声回荡、书画公园尽显唐风宋韵……文化体验感瞬间拉满。
当前,铜川市不断挖掘利用特色文化资源,持续加快文旅融合步伐,招商引资带动重大文化项目,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新模式,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正在强势崛起。
文旅融合 打造城市金名片
初秋,照金景色美不胜收,红色革命文化交融在绿水青山中,让人印象深刻。夜幕降临,璀璨灯光点亮了照金的夜空,夜食特色小吃、夜购文创产品、夜宿星空帐篷,全方位体验革命老区新变化。
“秋高气爽,照金既有文化气息,又有烟火气,让人流连忘返。”来自西安的游客张利说,冬天还和朋友相约照金一起滑雪。
文旅融合如何出圈?铜川凭借优美的自然文化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打造出令游人向往的“诗与远方”。“按照‘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全年无淡季’的总体思路,以节庆活动促进产业发展,成功举办了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通过举办避暑节、金秋旅游季、樱桃节、药王山‘二月二’庙会、香山庙会、玉华宫菊花展等传统节会,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让文旅共荣共生,激发城市新活力。”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铜川通过丰富内容供给、盘活既有资源、提升惠民力度,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出台了《铜川市加快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奖补办法》,设立铜川文化旅游发展基金,完善奖励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和资金投入,为产业发展集聚了势能。深入挖掘红色照金、中医药康养、耀州瓷等文化资源,开发旅游产品,不断传承创新,努力将“文化符号”转化为“经济符号”。
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项目建设,各大景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规划建设温泉酒店、精品民宿、冰雪运动等新业态,累计开工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项目132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1亿元。
场馆完善 提升文化服务效能
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大剧院等是记录和展示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如今,一个个文化场馆在铜川拔地而起,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
“震撼,真是大饱眼福,让我对铜川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虚此行。”近期,一波又一波游客来到铜川博物馆参观,独特的布局、丰富的藏品、精彩的讲解让他们过足了瘾。
近年来,铜川市共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累计约23亿元。其中,市级公共文体场馆基础设施投资约17.5亿元,公共文化事业服务投入约5.5亿元。建成孙思邈纪念馆、全民健身馆、铜川体育馆、铜川剧院、工人文化宫、铜川博物馆、铜川书画公园、城市运动公园等一批场馆、场所,各区县文化场馆逐步完善。全市公共文化场馆达到59个,千人占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积由385.9平方米提高到597.3平方米,走在了全省前列。
除此以外,一个个民间文化小院如珍珠般散落在铜川的角角落落。走进沮河社区王丽丽秦绣小院,秦绣、布艺、插画、面塑让人目不暇接,古朴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我们这个小院现在很受欢迎,很多学生来研学打卡,艺术爱好者来交流品鉴,文化就像一个磁吸石,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铜川。”王丽丽拿着绣架一边展示秦绣技艺一边骄傲地说。
近年来,铜川市在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探索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时,创新性地整合利用现有农家院房屋空间,建设文化小院。先后打造了沮河社区王丽丽秦绣小院、水峪村书法小院、罗寨村姜女秦绣传习所、军台岭排灯竹马班、新村舞狮传习所等多家文化小院,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精品塑造 助推文化产业提档升级
文艺精品是城市旅游宣传的新途径。近日,在《千金方》音乐剧的排练现场,演员舞蹈动作沉稳有力,音乐元素丰富多样,这是在为“省十艺节”的举办做最后准备。作为一部艺术性、思想性极佳的艺术作品,《千金方》必将成为铜川文旅又一张名片。
铜川通过推出《照金这片天》《照金岁月》《红军小学》等多部原创剧目和电影《塬上》《我在耀瓷小镇等你》《乡村圆舞曲》等一批优秀文艺精品,重塑城市文化IP,通过文化创新表达,激活发展新动能。
同时,铜川市开发设计旅游精品线路,积极打造绿色养生文化游、红色照金文化游、青色耀瓷文化游、蓝色工业文化游等精品特色旅游项目,加强与携程、美团等国内知名平台的合作,提升市场影响力。积极组织市内旅游产品生产企业参加各类博览会、交易会、推介会,推选优秀文创产品参加国家、省级旅游商品大赛,荣获国家级金奖三项、银奖两项、铜奖一项。
据了解,铜川市还策划开展了铜川书画公园夜间演艺、“最嘹夜铜川”“铜川有戏”“柳范杯”少儿书画大赛等系列文化活动;举办了2023照金消夏星空避暑节暨第三届照金啤酒烧烤音乐露营节、2023“姜女故里·秦人村落”第三届嗨啤自游节、铜川达达美食音乐文化节等品牌活动,带动文化消费,点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器”。(本报记者 郭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