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科普中国】三伏天,这些饮食养生小妙招学起来! 速看

7月7日,迎来小暑节气。有谚语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的到来,意味着即将进入三伏天。三伏天的“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三伏”指的就是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小暑节气(央广网发 来源:视觉中国)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营养科负责人,主任医师聂宏介绍,中国古代的气象学称这—时段为长夏,长夏在五脏属脾,长夏最大的特点是湿气太重,脾最怕湿邪来犯,受“湿邪”的侵袭容易出现四肢无力、精神萎靡、脾胃不和、恶心出汗、手足水肿、大便稀溏等症状。因此饮食应适当清补,注重膳食营养的多样化,饮食以适量为主,过饱过饥均容易导致气血脾胃的损伤、虚弱乏力等。在饮食上要清淡,少食油腻,多吃些解暑健脾的食物。


(资料图片)

伏天民谚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主要是提醒人们要合理配餐,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科学饮食,补充营养是非常重要的。食养应遵循饮食清淡、多食酸苦、少食生冷、长夏化湿、卫生饮食的原则。

一年中最热的天是中伏,其次是末伏,最后是初伏。大暑节气正值中伏,地之湿气上蒸,蒸气乱于肠胃之间,出现脾胃不和,身热、便溏、脘腹胀满症状。此时脾脏代谢旺盛,肝肾处于衰弱状态。大暑时节养生注重补益肝肾、润肺清心。饮食上以清热解暑为主。宜少用苦味多用咸味,以滋补肝肾。根据大暑暑热湿盛的特点,要健脾益气除湿,可选择的食物有兔肉、粳米、薏米、绿豆、芝麻、山药、海参、海带、松子、莲子、菠萝、杨梅、西瓜、蜂蜜等。禁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及辛辣香燥的食物。

大暑正处于高温的环境中,人体内的体温调节容易失衡。同时食物变质腐败加速,各类蚊虫也成为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故在大暑时节易于出现中暑、热中风、肠道传染病等疾病。此节气也是心血管病、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的易发期,所以这些病患者在这一节气中要做好身体的保养,在饮食上要清淡而且营养丰富。除此之外,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充足的唾眠。

“三伏天”最是让人心烦气燥,高温天气,出汗过多,容易中暑,应补气养阴,清热祛湿。适宜的食物有:

白扁豆:有清暑化湿、健脾益气、止泻消渴的作用,尤其是长夏之时,暑湿吐泻,食少久泻,脾虚呕逆者食之最宜。

乌梅:有生津止渴,祛湿养阴的效果。《随息居饮食谱》:“梅,酸温,温胆生津,孕妇多嗜之。”《本草新编》:“乌梅止痢断疟,每有速效。”夏季饮用乌梅汤,不但是清凉饮料,还可防止肠道传染病。

薏苡仁:又称六谷米,有清热利湿和健脾补肺的作用。最适宜长夏季节里暑热挟湿者煮粥服用。

荸荠:有清热祛暑、生津止渴的功效。热天口渴、咽喉干痛、肺有热气、眼球红赤、口鼻烘热、咳吐黄痰时,食之更宜。若炎夏时容易发生暑热下痢,饮用荸荠汁,能清理肠胃热滞污秽,可收辅助治疗效果。

苦瓜:有清火消暑,明目解暑的作用。适宜夏季烦热、口渴多饮,甚者中暑发热时服食。

菊花:有疏散风热、泻火祛暑、清肝明目的作用。对夏天头昏脑胀、暑热烦渴、目赤肿痛,以及血压偏高者,颇有益处。

绿豆:能清热解毒、消暑除烦,为夏季祛暑佳品。

苋菜:有解暑清热的功效。苋菜含有高浓度赖氨酸,对人体生长发育很有帮助。若是孕妇夏日临产前食之则易顺产。

丝瓜:性寒凉,为夏令佳蔬,有清热、凉血、祛暑的作用。

标签: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