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北京石景山:昔日工业锈带蝶变城市活力秀场 “四篇文章”建好首都西大门|当前快讯

“昔日的工业锈带蝶变为城市活力秀场,新首钢成为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国家级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建设日新月异。”7月5日,在北京市十六区“一把手”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石景山区专场上,石景山区委书记常卫表示,全区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两大战略”,统筹做好城园融合、产业融合、山水文化融合、治理力量融合“四篇文章”,全力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相关资料图)

常卫介绍,石景山区先后实施两轮新首钢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十大攻坚工程”,建成新首钢大桥、六工汇、冬奥广场、金安桥一体化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实施城市织补创新工场、国际人才社区等一批提升性项目,释放出超10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空间。

去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0.8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居全市前列;今年安排了重大投资项目176项,总投资1895亿元,将建成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地铁1号线福寿岭站和11号线西段北辛安站等项目,有序推进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石景山段、永引渠南路西延等道路建设,加大怡和项目、华夏银行西部研发中心等项目推进力度,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区功能品质。

全区确立了以现代金融产业为战略主导,以科技服务业、数字创意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特色,以高端商务服务业为配套支撑的“1+3+1”高精尖产业体系,与“一轴四园”产业功能区建设、“五子”联动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区域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

目前,“长安金轴”以“三卡+消金”为特色的消费金融新格局基本形成。银保园规划建成率超过80%,中电科智能科技园一期建成,跨界融合的金融科技发展生态圈逐步完善。新首钢园入驻企业256家,营收总额达44亿元。推进中关村石景山园改革提升,加强运营机制优化、产业生态构建和管理服务,去年园区实现收入3960亿元,同比增长8.7%。

去年,全区高精尖产业实现收入2966.7亿元,近三年平均增速达到15%。一方面,产业“含金量”持续提升,现代金融业成为全区首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北交所石景山服务基地正式揭牌,全区首支工业互联网产业基金和全国首支科幻产业股权基金相继落地,成为助力高精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另一方面,产业“含新量”加速跃升,聚焦科幻、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领域和新赛道,加快推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推动新兴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经过不懈努力,全区二三产业占比已由转型前的7:3成功反转为2:8,第三产业占比达到86.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90%,去年地区生产总值跃上千亿元级台阶。

石景山区位于长安街西延线,是首都城市西大门,还享有“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美誉。这里背靠大西山,坐拥永定河,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覆盖全域,自然山水灵秀天成,山水文化融合的生态宜居示范区建设展露新姿。

“我们深化‘一微克’行动,PM2.5年均浓度屡创新低。严格落实河长制,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人居环境不断提‘颜’增‘质’。获评全国首批、本市首个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常卫说。

全区累计造林3622亩,新增百亩以上大尺度公园板块8处。建成中心城区首个“国家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31.49%、城市绿化覆盖率53.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3.89平方米三项指标均为城六区最高,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99.32%居全市第一,“森林石景山、生态复兴城”的城市建设愿景不断从蓝图变为现实。

“我们每年80%以上支出用于民生,用‘真金白银’回应民生关切。”常卫介绍,全区开工建设各类政策性住房3.6万余套,更好地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率先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在全市率先实现“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基本全覆盖。大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首钢医院门急诊医技大楼、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改扩建一期工程竣工,石景山医院晋升三级综合医院,区域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丰富。扩面推广“信用+医疗”服务模式,持续推进医联体建设,入选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5次获评“国家卫生区”,成功创建“北京市食品安全示范区”。全区医教养等基础民生领域不断释放红利,人民生活向更加美好不断迈进。

标签:

热门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