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虽春耕时节已过,但对于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山区的农民来说,耕种却是等第一场雨水的来临……这几天在青龙山镇棍都沟村的梯田上,几台四轮拖拉机正在熟练地播籽,一片繁忙景象。一年前,眼前的这片山坡地曾是无人问津的撂荒田。青龙山镇采取“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合”的适度规模经营新形式,当地的撂荒田没有了,零散地被整合到一起,机械化作业水平得到提升,“省心”的农民收入也随之增加了。
“耕地是咱农民的‘命根子’呀!现在好了,27个地块合成了2个,用不上四五个点就完活儿,抽出更多的时间可以打打工,搞养殖,这多美呀!”张玉飞是棍都沟村土地整合中的受益者,往年种地都是自己雇车播种施肥,由于地块分散,每作业一块地都要排队等待,更多的时候都耽误了灭茬、播种、施肥的最佳时期,不但费工还大大提高了耕地成本。
土地整合,小块并大块、三角变方块、零散成集中……不仅方便农民种地,推动规模经营,也有利于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确保农民增收,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让农民的“饭碗”端得更牢。
土地整合源于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长久以来,以青龙山镇为代表的奈曼旗山区三个乡镇,农业生产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抵御风险能力差、机械化作业率低等问题,进而导致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率低的现象。2022年,奈曼旗在农村综合改革中找到了突破口,大力支持旱作农业项目,将符合坡改梯的土地应改尽改,建设旱作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更有利于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和规模化的发展。
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是为无灌溉条件,依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的雨养农业地区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实施土地平整、耕地质量提升、水土保持、田间作业路、农田防护林网等措施,进一步促进山区农田稳产、增产。
“为留住‘天上水’,减少水土流失,降低生产的成本,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民增收,2022年秋季以来,我镇共修建旱作高标准农田3.7万亩,相当于全镇每口人一年增加两亩高标准农田。”青龙山镇党委书记张永全介绍,通过梯田建设,最大程度的留住“天上水”,逐步涵养地下水源,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同时最大限度起到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使地力逐步培肥。
据了解,2023年,奈曼旗将继续建设高标准农田16万亩,其中新建高效节水4万亩,新建旱作高标准农田2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10万亩,涉及全旗11个苏木乡镇场55个嘎查村。(王阳 孟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