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世界工厂”如何变身大湾区“科创高地”?

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全国第16位,创新人才指数全国第17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9000家……曾经的“世界工厂”东莞,如何摇身一变成为大湾区的“科创高地”?

2月2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记者跟随“未来已来·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东莞松山湖科学城,探秘东莞进击的“秘籍”。


【资料图】

从1到10

飞跃“死亡谷”

“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移的死亡谷上,架一座铁索桥!”一走进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这句话便映入眼帘。

一直以来,让科技成果走出“学术围墙”、走向市场,是摆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面前的一道难题,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正在架起这座“铁索桥”。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央广网发 康乐伟 摄)

“我们要把一流的研究成果引进来,未来也要在这儿做出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黄学杰介绍,实验室通过创新样板工厂,实现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推动企业跨越科技成果转化“死亡谷”。

他解释,高校在实验室里做的研究是从原理上进行验证,相当于从0到1,而材料实验室做的是从1到10,最终实现产业转化。

“实验室允许建中试生产线,同时允许中试生产线上的产品,通过创业公司去销售,如果有客户需求可以立马改进。”黄学杰打了个比方,实验室建创新样板工厂,就像是为过“大渡河”的企业提供了一条“船”,“实验室从经费、研发条件、团队方面都能提供支持,大大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成功率!”

截至目前,实验室共引进创新样板工厂项目团队25个,注册成立42家产业化公司,注册资本3.5亿元,融资超4亿元。

“大学研究所的论文或专利,到这里进了样板工厂后,我们把它做了‘装饰’,就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黄学杰说。

据了解,由多孔陶瓷及复合材料团队开发的四代多孔介质燃烧系统,已在石油、有色金属、钢铁行业得到应用,并于2021年完成了年产2000台套多孔介质燃烧系统的生产线建设,实现了燃烧系统的量产。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里陈列的各种科研成果转化产品(央广网记者 夏燕 摄)

当源源不断的科研成果经过转化,应用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中,东莞“智”造便有了不竭的生产力和创造力。

Go on!

“磁吸效应”

2018年4月,中科院物理所应广东省、东莞市邀请前来参与建设材料实验室。次月,黄学杰便带着研究多年的第三代锂电池材料奔赴松山湖,决心要将其产业化。

“镍锰酸锂动力电池的电性能比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50%,优于三元电池,单位瓦时成本比磷酸铁锂电池低30%,比三元电池低45%。”黄学杰表示,目前第三代电池材料研发已取得突破性进展,1Gwh材料和电池示范工厂正在加速建设中,目的就是让新材料电池快速导入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

“第一家企业去年就到松山湖了,还带来了100多个工程师!今年下半年预计有超过1000名电池工程师聚集到松山湖。”黄学杰说。

创新沃土产生的“磁吸效应”,不仅发生在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集聚上,更对全球高端人才产生了不小的吸引力。

作为大湾区的原始创新策源地之一,松山湖密集布局一批大装置大平台,已建成全球第四台、中国首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加快推进建设,南方先进光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正加快布局,未来这里将集聚3个大科学装置。

中国散裂中子源外景(央广网发 张村城 摄)

“先进阿秒观察电子运动,跑一圈能观察4次,大科学装置建成了以后,在松山湖我们就能对最轻的、最小的、最快的材料进行观测!”黄学杰笑着说。

得益于大装置大平台,松山湖已集聚各类国家级人才84名,其中双聘院士21名,拥有市级以上创新科研团队56个,常年有超过50位院士专家和2000多位国内外知名科学家在此开展科学研究。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科研人员研发场景(央广网发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供图)

如今,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和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正在加速建设,预计今年建成招生,仅有103平方公里的松山湖将拥有6所大学。

而人才,恰恰是创新最大的生产力,这也将是东莞科创制造的未来所在。

标签: 科技成果 燃烧系统 多孔介质

热门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