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热议:新冠临时病房最后一名患者出院 仁济医院全面恢复常规诊疗秩序

“感谢全科医学科团队以及仁济医院,拉着我闯过了鬼门关。”2月6日,63岁的市民赵先生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以下简称“仁济医院”)外科5楼病房全体医护人员送上一面锦旗,稍后他在家人的陪伴下返回家中。伴随着赵先生顺利出院,这一临时转换的新冠患者收治病区完成了它的使命,即将恢复原本收治专科患者的功能。


【资料图】

医护人员正在为赵先生测量血氧(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住院38天,连闯2道鬼门关

63岁的赵先生于2022年12月31日因呼吸衰竭紧急送入仁济医院ICU治疗,入院时肺部浸润面积超过60%,血氧饱和度低于93,同时伴有高烧,医生判断符合新冠重症的标准。“病人入院时呼吸急促,且嘴唇发紫发绀,是比较明显的缺氧表现。”仁济医院全科医学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孟超说。

随后,赵先生被紧急转入ICU接受治疗,通过高流量吸氧、清醒俯卧位通气以及抗病毒、抗炎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于2023年1月10日转入外科5楼病房。

转入5楼病房后,赵先生因肠道艰难梭菌感染多次出现腹泻症状,病情再次加重。“产毒素的艰难梭菌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并释放毒素,轻者腹泻,重度感染可引起发热、脓血便,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容易发生。”孟超表示,“赵先生出现了脓毒血症以及感染性休克,再加上患者有结肠癌术后史,慢性乙肝及肾功能不全,继发肝、肾、血液系统等多个脏器发生功能障碍。如此多疾病叠加,赵先生再次出现低氧饱和的症状。”

在经过全科医学科以及重症医学科专家的全力救治下,赵先生接连顺利闯过“感染关”“休克关”两大难关。

2月6日上午,在做好全身检查,测量过血氧饱和度后,医生开具了出院单,赵先生在妻子和儿子的陪同下顺利出院。临行前,赵先生一家向5楼全体医护人员送上一面锦旗,同时还有一封塑封好的感谢信。

“是你们,在疫情高峰时抗住了压力,拯救了一条条生命!是你们,在艰苦劳累时坚持了下来,温暖了患者的心!心中感恩无以言表,医术精湛尽心尽责,医德高尚仁心仁术。(你们)真正做到了仁术济世。”这封感谢信,既有患者心声,也饱含医患真情。

坚守40天,他们回归日常工作

2022年12月29日,仁济医院外科大楼5楼骨科五官科病房转为急诊病房,主要收治新冠重症患者,由全科医学科团队负责救治工作。40天里,该病房共收治急诊重症患者91人,住院患者中年龄最大96岁,最小20岁;60岁以上患者有80人,占87.9%;80岁以上31人,占34%。

随着该病房最后一名患者赵先生2月6日出院,也标志着5楼骨科五官科病房这一临时急诊病房完成了它的责任与使命,此次来病房支援的10名全科医生将回归到日常诊疗工作中。

“6日全科病房已经收治了3名患者,7日起我们的病房已经全部收治满了。”孟超透露,接下来全科医学科的医生将继续发挥三甲医院全科医学科临床及教学功能,加强对社区医院的指导与合作。“这次援助急诊病房,增强了全科医生的重症救治能力,我们也会将这些来之不易的救治经验分享给社区医院,更好地救治患者。”孟超说。

仁济医院党委副书记牟姗介绍,这些临时转换的急诊病房自去年12月收治合并有基础疾病的新冠感染患者至今,已有1个多月的时间,大部分病人已康复出院,少部分转外院或专科病房继续治疗。

“随着疫情高峰过去,我们也回归到正常诊疗工作中。”牟姗透露,仁济医院门急诊诊疗工作恢复进展顺利,“以上周为例,我们的门诊量、手术量已经恢复到去年同期的8成,现在在院患者量已超过3000人,日手术量也将近400台。”此外,因疫情防控设置的缓冲区、隔离区,现在已经全部打通。

面对可能出现的新冠感染,仁济医院已经做好了相应预案。“我们始终保持着平战结合的工作节奏,感染楼将作为一个重要平台,收治新冠感染患者。”牟姗说。

标签: 仁济医院 全科医学 医护人员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