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世界速递!扬州市多措并举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资料图片)

12月15日,江苏省扬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发 杨立鹏 摄)

会上,扬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胡安荣表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以来,牢固树立“以退役军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以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为重点,积极构建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着力打通服务保障退役军人“最后一公里”,省内率先出台基层服务站建设实施意见,不断夯实服务体系基础建设,提升服务保障质效,让广大退役军人在“好地方”扬州享受好服务,切实提高退役军人荣誉感、获得感、归属感。

全市严格落实“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的工作要求,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整体推进,建成市级服务中心一个,县级服务中心6个,镇级服务站87个,村级服务站1393个,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员、专业规范的服务保障体系。

胡安荣介绍,三年来,各地先后安置83名退役军人带编到基层服务站上岗工作,有力补充基层服务站人员队伍,落实办公场所13.4万平方米,累计安排工作经费6646.7万元。市委、市政府、军分区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基层武装工作和退役军人事务融合发展的工作方案》,深入推进基层人武部和退役服务站融合发展,从职责、人员、场所等10个方面整合基层资源,打造从入伍、服役、退役、就业、优待等“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推动服务管理从“一阵子”向“一辈子”延伸。仪征市在基层服务站建立“一档五簿”制度,为全市提供可复制、能推广的标准工作方法。江都区出台《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优抚驿站)实体化运行工作实施意见》《工作经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进一步激发基层活力,规范服务保障。

扬州坚持把“标准化、全覆盖”与“标杆型、特色型”结合起来,扎实开展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实现县乡两级全覆盖。全市148个服务中心(站)达到全国示范型创建标准。5个镇级服务站被评为省级红色精品服务站。94个基层服务站受到省、市表彰,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服务中心(站)主任(站长)”。

扬州建立基层服务站“一库三本帐”,制定日常服务保障标准化清单,规范新兵入伍“四尊崇”、退役返乡“五关爱”、日常关爱“六必访”和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等基础服务内容,协助做好“光荣牌”悬挂、优待证办理、优待帮扶等工作。瘦西湖风景区平山乡采取建立“星级走访”制度,从小网格入手,强化精准服务,提高服务效率;仪征市新城镇探索建立“交互式”服务模式,激发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活力,组织开展创业、就业活动30多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20余个。广陵区积极推行“一件事”改革,实现军人退役接收报到“一件事”联办,“一站式”服务,为退役军人提供便捷高效服务;江都区仙女镇老兵调解工作站,通过“四道屏障”,发挥基层服务站“神经末梢”作用,有效帮助退役军人疏导思想、解决困难。

扬州建立政府主导、各方参与、方式多元的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体系,依托各级关爱基金,充分运用政府帮扶基金与社会援助,将普遍关爱和重点救助相结合,帮助退役军人走出生活困境。

全市推广市县乡三级退役军人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设立市级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定期安排值班律师为全市退役军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推动乡镇(街道)基层服务站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站(联络点)64个,建立老兵调解室81个,聘请专兼职调解员184人,为退役军人提供常态化法律服务。仪征市大仪镇建立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实施“三定三到位”工作机制,为退役军人提供准确、优质、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

扬州坚持行政部门、服务体系、社会力量“三驾马车”同向发力。首创“平台+项目”形式,在乡镇(街道)建立“优抚驿站”50多家,引导专业社会组织广泛参与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广陵区汶河街道创新“4+1”工作法,引入社会化组织为辖区退役军人提供社会保险、教育培训、医疗保障、心理疏导等服务,受到广泛好评。瘦西湖风景区梅岭街道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八支服务队伍对应一个社会组织,八项服务内容对应一个优抚驿站,打造“3+1+N”服务网格。江都区龙川情优抚社工事务所以“服务军人、服务部队、服务国防”为宗旨,吸引社会力量关爱烈属、服务老兵,彰显社会化服务保障的价值和典范。(杨立鹏)

标签: 法律援助 服务中心 社会力量

热门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