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世界看热讯:【跟记者去探馆】潜水“黑科技”登“鹭”哪款触动了你的DNA

央广网厦门11月18日消息(见习记者 邬眉 记者 程若兰 实习生 张梦菲)可以飞起来的救生圈、会拍海底美照的机器人、宛如钢铁侠战甲的常压潜水服……在第五届国际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装备展览会上,令人眼前一亮的“黑科技”真不少。

据了解,本届展会展览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设有潜水救捞技术装备、海上风电、市政工程潜水、应急救援与旅游潜水、船舶防污染、船舶设备及配套6个专业展区,500余个标准展位设,展示1000余种高端潜水打捞及海洋工程装备。

可以飞的救生圈和救生艇


(资料图)

“飞行救生圈”和“飞行救生艇”(央广网实习生 张梦菲 摄)

有人落水了,救生圈无法精准抛投给落水者,怎么办?南京一家无人机科技公司在全球首创的“飞行救生圈”和“飞行救生艇”给出了答案。

据该企业总经理张媛媛介绍,“飞行救生圈”采用‘无人机+救生圈’原理,最大速度可以达12米/秒,重量仅4kg,方便携带,可应用于洪涝、海面、夜晚以及风浪环境中的快速救援,

在作业时,救援者只需通过手柄控制,即可精准将“飞行救生圈”抛投至落水者身边,有效避免了风力及水面环境对于施救的影响。救生圈上的桨叶在接触水面后将快速锁定,可有效避免二次伤害。同时,救生圈上还配置防水相机,对肉眼看不清楚的地方,搜救画面也可实时回传。

相较于“飞行救生圈”,“飞行救生艇”不仅可以一次性救援更多落水者,同时也可在水中航行,便于将落水者带回岸边。

水下作业的沟通神器

可进行水下录像、通话等功能的潜水装备(央广网实习生 张梦菲 摄)

在一家潜水装备制造的参展台,成排摆放着一个个黄色的箱子,走近一看,这个箱子并不简单。箱子里嵌有液晶屏、通讯器、防水按键、数据传输系统等,可直接接入相应的摄像头、耳机、通话手柄、实现水下拍照录像、实时通话、实时数据传输等多项功能。

据该企业技术生产负责人杨亚雷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的多人通讯器,解决了两名以上潜水员水下作业的沟通问题。“通过及时的沟通,可以更好地进行水下人员调配,遇到问题也能更快实行救援。”杨亚雷介绍,通过该设备,陆上监控人员可实现一对多的通话,对于潜水员来说,不仅可以跟陆上监控人员实时汇报,还可以跟同潜的作业者实时沟通最新情况。

除了沟通功能,黄色盒子里还“藏”着快乐“密码”,据杨亚雷介绍,潜水员从水底回到水面的过程,需要在水下不同深度进行停留,以达到减压的作用。“在水下待久了难免会烦躁,就可以利用我们的设备,为潜水员放音乐,以缓解烦躁的心情。”

宛如钢铁侠战甲的常压潜水服

工作人员为记者演示常压潜水服的穿戴方法(央广网记者 邬眉 摄)

在本届展览会上,一套高两米,宛如钢铁侠战甲的潜水服成为全场焦点。据展位负责人胡杰介绍,目前该潜水服搭载了有600M和350M两款常压潜水系统,可以分别适应两种不同水深。即潜水员穿着该潜水服,可省去减压环节,直接下水作业。

据介绍,这套常压潜水服重达380公斤,但潜水员下水后能感受到的重量只有约2-4公斤,同时,机械手部分还可根据作业需要进行拆卸更换,大大提高了潜水员在水下的工作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该潜水服还具备独立生命支持系统,当潜水员在水下作业遇到危险时,这套潜水服里的系统设备可以保证潜水员在水下48小时的极限生存时间,为营救提供了时间保障。据胡杰介绍,在最新产品中,还在头部搭载了声纳系统,这意味着潜水员穿着这套潜水服,能在深海里有更清晰的视野。

一套“懂”潜水的办公系统

展位负责人为记者演示系统中的设备实时监控功能(央广网实习生 张梦菲 摄)

作为一家潜水工程企业的负责人,要如何管理好企业的人员和设备?这款全国首个针对潜水行业的电子管理系统或许能帮上忙。

“作为一家从事潜水工程的企业,我们非常清楚这个行业的管理痛点。”据系统研发企业董事长周杰介绍,过去企业管理人员和设备,需要由专人一一盘点记录,“长年累月,记录数据越来越多,每次施工都要带着厚厚的资料,很麻烦。”

针对管理痛点,周杰带着企业自主研发了“潜水e家”电子管理系统。“从立项开始,企业就可以创建相应的电子信息,记录潜水设备、潜水团队组建、潜水员身体状况等。”周杰表示,有了该系统后,水下项目作业的全过程都将上传至云服务器中,方便日后回溯作业问题。

在设备管理方面,通过扫描设备二维码,企业管理者可迅速了解到设备的使用和保养情况。设备需要保养时,系统也将自动发出提醒。“足不出户就能了解项目的所有情况,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解锁超多技能的水下机器人

多技能的水下机器人(央广网记者 邬眉 摄)

会拍照、会救援,还会捕鱼网,展会上一款水下机器人体积不大,技能不少。

“对于水产养殖户来说,网箱是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若网箱破损,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展位相关负责人冯猛介绍,该款机器人搭载了BRIDGE平台,可让设备造作更直观、稳定且可靠。“修补网箱时,只需将网子挂装有弹簧的机械手上,操作人员通过手持遥控器,让机器人潜入相应的位置,再利用弹簧的弹力,将弹簧的弹力将网子弹出并钩住网箱,覆盖在破洞上即可。”

相较于其他水下机器人而已,这款机器人只有两个推进器,这意味着它不仅可以更好地避免与海草纠缠,还能较少地激起水下泥沙,减少对周围水生动物的影响。“动静小了,自然可以拍到更多海底的可爱生物。”冯猛介绍,该款水下机器人配有可以230度旋转的4K超清微光摄像头,续航可达12小时,是海底纪录片的“最佳拍摄者”。

实景VR让学生告别纸上谈兵

参展者现场体验设备(央广网实习生 张梦菲 摄)

坐上操作台,戴上VR眼镜,就可实景学习船舶驾驶、海上打捞救助等相关课程,大连海事大学游艇VR仿真模拟器不仅为航海教育拓展了实践领域,也降低了学生实践的成本和风险。

“游艇VR仿真模拟器内搭载了大连海事大学自主研发的多种课程,可以较好地满足学校海事教学,提高使用者的规范化操作水平。”据展位负责人袁俊介绍,进入操作模式后,学生只有稳定把握船只方向,控制船速到达指定的作业区域,完成制定的教学动作,相关课程才算完成,取得分数。

“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提高了。”据介绍,目前该设备已在大连海事大学及国内多个大中航海院校投入使用。

标签: 水下机器人 水下作业 大连海事大学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