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察 >

乡村振兴看安徽丨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定远按下发展“快进键”

花生飘香、织机轰鸣、瓜蒌硕实……日前,央广网记者在安徽省定远县看到,一幅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的多彩画卷如今已然徐徐展开。近年来,该县坚持推进乡镇产业集中区建设,扩大现代特色农业体系,以特色产业赋能,奋力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生态宜居的当地乡村(央广网记者徐鹏 摄)

织机响致富忙


(资料图)

走进位于定远县池河镇乡村振兴产业集中区的安徽实淼纺织制品有限公司,2000平米的七里河村加弹车间里,自动化纺纱机器飞速运转。不远处的一排排机器前,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机杼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幸福“旋律”。

加弹车间内正在操作机器的工人(央广网记者 徐鹏 摄)

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池河镇结合村情实际,分别申报红心沛村就业帮扶车间项目、七里河村就业帮扶车间项目,除了这间2000平米的加弹车间外,还有一间面积为4000多平的织布机车间。

“原先这里是一处冷窑厂,政府给予优惠政策,并建好了厂房,吸引我们这批原本在外的池河人回乡创业。”企业负责人路兴军告诉记者,厂里现有员工50名余人,7成以上为本地人,“人均5000元左右的月工资,不仅解决了家门口就业,也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池该镇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以就业帮扶车间建设为依托,结合招商引资,取得了一定效果。目前,已建成10000平米标准化厂房,入驻3家企业。

瓜蒌香飘振兴路

金秋时节,走进定远县西卅店镇青山村“瓜蒌部落”休闲旅游集聚区,一排排水泥柱撑起的瓜蒌架上,瓜蒌藤蔓相互缠绕,翠绿的瓜蒌沉甸甸地吊挂在蔓条上,散发出勃勃生机。放眼望去,一幅绿色生态画卷铺在广阔的大地上。

瓜蒌藤蔓相互缠绕(央广网记者 徐鹏 摄)

值得一提的是,占地500亩的瓜蒌子加工厂和瓜蒌基地,仅是整个“瓜蒌部落”项目一二三产成功融合缩影之一。

据西卅店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瓜蒌部落”休闲集聚区以“光阴教室”主题休闲民宿为中心,依托周边500亩瓜蒌产业打造。涵盖主题民宿、生态木屋、网红栈道、户外营地、童趣乐园、自然课堂、网红桥等特色项目体验。

其中,“光阴教室”主题休闲民宿是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项目,利用闲置小学,盘活闲置资产。该项目对当地一处小学的闲置教室进行改建,利用闲置的12间房屋和院落就地改造,建设6间民宿、6间光阴教室,改善青山村环境,提升旅游观光质量,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花生“生”出“富裕果”

花生香,村民富。定远县藕塘镇花生种植历史悠久,当地有独特的沙质土壤,造就藕塘出油率高的特点。

走进藕塘花生产业园,记者看到一筐筐金黄的花生,经全自动化机械的清洗、蒸煮、烘干等流程加工后,变得色泽自然、酥脆清香。再度进行深加工的花生,则变成了花生糖、花生酥等小食品。

自动化花生加工设备(央广网记者 徐鹏 摄)

小花生有了大名气,企业纷纷慕名而来。据藕塘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谋划下,当地建起了花生产业园,并逐渐形成一条从种植到加工的产业链。目前藕塘花生产业园正在建设冷链食品加工区、粮油加工区、果蔬农特产品加工区、乳品饮料加工区、休闲食品加工区、商贸物流综合区、电子商务区等六大特色功能区块。

“我们致力于打造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食品加工、贸易、集散产业基地,有望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花生产业商贸物流中心。”该负责人说。

定远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些年,该县推进乡镇产业集中区建设,解决乡村产业项目小、散、弱现象,延长乡村产业链条,就近解决农民创业就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同时,树立“项目为王、项目为先”理念,坚持以项目建设推动实现快速发展,“未来还将持续推出打造一批典型样板,树立一批在全省甚至在全国能够叫得响立足的一些地域品牌。”

标签: 集体经济 七里河村 西卅店镇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