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227大团结”事件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有余,然而这一事件的中心人物,曾经风光无限的顶流肖战,似乎依旧深陷在227事件的泥淖里,举步维艰。
就像是投石入湖,再细小的石头也能激起千万层涟漪,在这个人人可以发声的互联网时代,公众意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被保留,正如这次的肖战事件,舆论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愈渐弥散。
很多人觉得肖战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从头到尾都是一群“乌合之众”搅起的千般风云,肖战何其无辜,因此尽管事情过去这么久,依旧有人为肖战击鼓鸣冤。
也有人则不认可肖战的无辜。毕竟这群所谓的粉丝从头到尾举着的是肖战的名号,所作所为也皆是因为“肖战”二字,这正是以子之名行不义之举,子又焉能称之为“无辜”?
然而在人类价值判断的范畴里,是与非的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靠你争我抢就能阐述清楚的问题。
更何况,在这样一个涉及不同圈层、不同利益集团以及不同价值认可的问题上,仅仅将焦点聚集在孰是孰非的讨论上,终究太过肤浅。
况且,对于肖战这样一个顶级流量一夜之间从山顶到低谷的无常变幻,我们与其探讨他的是非对错,不如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是饭圈的病态,还是肖战本人动了别人奶酪?
毕竟,不论时间如何变化,这次的由一个粉丝团体引发的关于多个圈层联合起来的抵制流量的行动,都足以被载入娱乐圈流量话题的史册。
这或许是一个警钟,惊醒我们——这个社会的参与者,应该对流量、对饭圈文化、对资本的博弈,乃至于对整个文化的多样性,有一个更深的思考。
公权并非私器,以权谋私必将群起而攻之
关于“肖战”与“227大团结”一事,舆论已持续发酵了一个月有余,相信即使是对于娱乐圈的恩恩怨怨从不染指的人也一定有所耳闻,对于事件的来龙去脉,多数人也已了然于胸,在此我们也不再多加赘述。
但在整个事件发展过程中,有一个节点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忽视,那便是对于“举报”这一公权力的使用。
“举报”是引起这场“圣战”发起的最大导火索。
正是因为肖战粉丝不满同人文章《下坠》中对于肖战这一角色的人物设定与情节安排,并以“传播淫秽物品,污染网络空间···”为由,对《下坠》及其作者进行举报,最终导致了AO3这个以“足够自由”、“尊重创作”、“同人创作天堂”著称的平台被封。
我们都知道,“举报权”之所以合理存在,正是因为它本身就是我们公权力的一种体现。
公民运用举报权是为了对危害社会公共安全、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行为进行举报,其目的是为了规避社会风险,维护社会基本的稳定与和谐,出发点在“共”。
而肖战的粉丝仅仅因为不喜欢、无法接受文中的人物设定便借用国家公权力之手将其消灭,出发点在“私”。
这番操作,以爱之名,行不义之举,实为不智;以不爱之名,夺他人所好,实为不义;而因一己之私滥用公权,实为不耻。
这也正是为什么当肖战工作室出面道歉,称占用社会公共资源,而大众却并不买单的真实原因。
因为他们没有正视问题的核心在于:肖战粉丝滥用“举报”这一权利,侵犯了太多人的公共利益。
很多以同人创作为乐、为生的人从此丧失创作的乌托邦世界以及承载他们全部心血的数据库。
很多自始至终喜欢肖战但却并未参与举报的肖战理智粉同样被无辜连累。
凡是肖战参演的影视剧作被恶意刷低分,而其中不乏很多优秀作品,在时下影视创作本就不甚景气的阶段,这样的“天降厄运”究竟寒了多少影视创作者的心呢?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从2019年夏天《陈情令》大火以来,主演肖战从名不见经传的十八线小明星一路高歌猛进直跃为娱乐圈顶流,再到如今突然被拉下神坛,他的兴衰荣辱,从始至终与“流量”这个词分不开。
中国的流量明星爆发元年是在2014年,是随着“四子”“归国”一起出现在公众视野的。
对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所谓“流量”,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解释,就是数据。我们所见到的一个又一个流量明星,其实就是一个又一个靠数据走出来的明星。
而这些数以万计、千万计的数据则几乎都来源于粉丝,这些粉丝与明星之间就像是一种天然的共生关系。
这些被明星的某一个特质所吸引的粉丝们因为相同的爱好与追求而聚集在一起,心甘情愿且甘之如饴地为自己的偶像打榜、刷数据、带消费等等,从最初的小团体渐渐发展为数量庞大、分工明确的大群体,形成所谓的“饭圈”,而隐藏在这些“饭圈”之后的则是流量市场吃不尽的红利。
转眼六年过去,流量明星与其背后的粉丝经济已然发展成了一个十分完备的体系。
然而一步登天的顶流与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走上峰顶的偶像明星,他们在粉丝形态的构成上显然是不同的。不同于后者粉丝群的分工明确与条理明晰,前者粉丝群的不论是在构成还是管理上都显得更为紊乱。
其实早在227危机之前,网上就已有曝出肖战粉丝因不明原因举报和开撕他人,也有人曝出肖战粉丝为肖战打出的应援号、应援曲涉及抄袭,但遗憾的是,所有的这些问题似乎都没能引起肖战团队的重视。
都知道肖战是靠耽改剧《陈情令》横空出世的,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就冲上了流量明星的顶峰,然而短期激增的粉丝量与强有力的管理并没有达到完美的同步,这就导致了肖战粉丝团体内部的意识形态很不稳定,加剧了后期饭圈管理的难度,更为肖战随后的发展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这也正是为什么肖战靠流量走红,却又被流量反噬的最直接的原因。
资本角逐的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
“227事件”以后,肖战的代言被迅速搁浅,参演的影视作品被刻意评低,全网都掀起了抵制肖战的狂潮,不仅如此,网上还爆出了肖战的各种黑料,有因的、没因的,似乎一贯以“暖男”和“谦卑”著称的肖战突然之间便拥有了不堪回首的过往。
身为局外人,我们很难判断消息的真实性,尤其是在局势不明、人云亦云的时候。
然而,在蛋糕只有那么大,想分一杯羹的人却越来越多的利益纠缠、资本角逐的娱乐圈,我们很难相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动人画面会上演在一个不甚跌落顶流神坛的流量明星的身上。
毕竟,于他人而言,少一个顶流,就少一个敌人,多一分甜头。
尤其是在娱乐圈这样一个资本把控的世界里,从籍籍无名到鼎鼎有名,很多人要付出常人难以承受的代价。
譬如,从参演影视剧到成立个人工作室,拥有自己的话语权,范冰冰花了整整10年,杨幂花了9年时间。
而肖战,仅仅用了3年时间,就达到了旁人可能要花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经营才能达到的高度。
这样的落差,有几个人甘心承受?
换位思考一下,可能很少有人能够释怀。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227”之前网上洋溢的大多都是对于肖战的溢美之词,而仅仅一夜之间,乾坤日月,沧海桑田。
毕竟,利益纠缠的舞台上,向来都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你方唱罢,我方才刚登场。
流量一代一代更迭,这次似乎轮到了肖战。
这个因“魏无羡”一角爆红的新晋顶流,“战羡”二字是观众对他的认可。
都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戏里,魏无羡遭众人围剿,身死。然而幸运的是,写书人给了他重生的机会。
戏外,“围剿”似乎再次上演,只是此时的肖战究竟能否“重生”,我们却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