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曾在2002年年初预测,当年,中国汽车销量有可能增长15%,达到270万辆的规模。最后,中国汽车市场当年的增长率比这一预测增加一倍还多。我国汽车产量也从2001年的世界第8位,跃升至2002年的第4位,开始追赶美、日、德三个汽车生产强国。
相距整整17年,同样都是受到严重的疫情影响,2020年和2003年这两个2月的数据竟然如此接近,比如产量在接近30万辆的量级上仅有3000多辆,也就是大约百分之一的差距……那么,2003年的中国汽车产业究竟是个什么样?全行业又是怎样攻坚克难,快速复产,并最终赢得高速发展的?17年前的经验教训能不能,或者说怎样才能为今天所借鉴和汲取?怎样才能为中国汽车产业再次腾飞赢得主动?
从今天起,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以当年的大量素材为背景,对汽车行业共同走过的2003年做一个系统的回顾。开篇是一个引文,就让我们从2002年谈起。
3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国产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8.5万辆和31万辆,环比均下降83.9%,同比分别下降79.8%和79.1%。汽车产销量受新冠病毒影响之大,远远超出人们此前的预期。
对于2月产销30万辆汽车的水平,有很多人都曾发出疑问:这一下相当于倒退了多少年?为了准确回答“一下倒退多少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特意做了查阅,结果不偏不倚,今年2月的国产汽车产销量,恰巧与2003年2月的数据最为接近!是的!您没看错,恰恰是2003年,上一次疫情爆发、“非典”肆虐的2003年。
2003年2月,全国生产汽车28.11万辆,销售汽车26.15万辆。那么,2003年的高速增长是怎么收获的,此前中国汽车产业又是怎样的呢?这就不能不从2002年说起。
(一)
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之后的第一年。之前,由于经济形势、市场环境、政策限制等原因,汽车市场已经连续近10年保持微增。随着人们对进口车关税会有较大下降的期待,出现了消费者持币待购的现象。此时,国内汽车企业主动出击,率先降价,特别是中小型轿车产品的降价,进而燃爆火药味十足的市场终端价格战,推动汽车消费持续升温,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300万辆,其中轿车产销量均突破百万辆大关,不但提前三年实现《汽车工业“十五”规划》的目标,也为中国汽车产业今后的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国际方面,2002年,全球汽车市场表现平平,但中国市场即使是受到“非典”疫情的影响,仍一路高歌猛进,接近40%的增长被称为中国式的“井喷”,这一增长率至今也是中国汽车市场历年的最高值。
1994年-2002年,中国汽车销量(万辆)和增长率(%)
2002年,全国累计生产汽车325.12万辆,比上年增长38.49%;销售汽车324.81万辆,同比增长36.65%。2002年,汽车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467.6亿元,同比增长36.35%;产品销售收入完成6713.5亿元,同比增长34.01%;利润总额完成469.8亿元,同比增长72.86亿元。
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曾在2002年年初“较为乐观”地预测,当年,中国汽车销量有可能增长15%,达到270万辆的规模。最后,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率比这一预测增加一倍还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我国汽车总产量为233.2万辆,排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韩国、西班牙和加拿大之后,列世界第8位。2002年,中国汽车产量一举超过多个汽车生产强国,上升至第4位。同年,美国的汽车产量为1224.4万辆,其后是日本、德国。中国汽车产量已经开始追赶这全球顶级的三个汽车生产强国。
2002年,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国排名
(二)
企业层面,各大汽车集团和骨干企业都在2002年收获满满。
一汽集团在2002年“实现历史性突破”,销售整车58万辆,同比增长45%;销售收入达840亿元,同比增长34.8%。
东风公司2002年产销汽车41.85万辆和41.57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54.74%和53.05%;销售收入超过704.8亿元,同比增长49.8%;实现利润近60亿元,同比增长250%以上,全面创新历史记录。
2002年,上汽集团销售汽车61万辆,其中轿车41万辆,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200亿元,出口创汇2.7亿美元。
本世纪初,国产汽车市场上的宠儿——桑塔纳2000
2002年,设计能力为年产15万辆的一汽-大众,年销售20.7万辆,同比增长66.4%,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
同年,投产3年多的上海通用产销汽车分别为11.16万辆和11.08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90.67%和89.87%。一跃成为与上海大众、一汽-大众齐名的“三甲”企业之一。
而已然多年坐稳国内汽车企业龙头老大地位的上汽大众,合资双方在2002年,也就是提前8年签订合资续期合同,延长合资年限20年。表明加入WTO后,跨国公司更加看好中国汽车市场。
此外,2002年6月6日,在合同期满前,中国政府批准了北京吉普与戴姆勒·克莱斯勒延长30年合资经营的新合同,北京吉普也因此成为我国加入WTO之后,全国汽车行业中第一个延长合资合同并首先得到政府批准的整车生产企业。当然,两年之后由被重组,到三年之后的更名,使合资22年的北京吉普不复存在则是后话了。
进出口方面,2002年,国内市场进口汽车12.73万辆,金额达31.48亿美元,同比增长85.80%。出口汽车4.35万辆,金额为2.59亿美元,同比增长30.59%。
(三)
2002年,中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300万辆,并一举成为继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的汽车制造大国,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带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业界内外对汽车产业都有较高的希冀,预计2003年汽车产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因此,2003年,我国工业生产也会保持较快的增速。
政策层面,时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张国宝透露,2002年年底或2003年年初,我国在汽车领域将出台四项重要政策:一是《汽车消费政策》;二是《关于汽车产业投资管理的规定》;三是《关于进一步促进汽车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四是“汽车贷款机构管理办法和个人贷款管理办法”。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汽车集团和骨干企业信心满满地预计在2003年会有较高的增长。回过头看,即使是日后不得不撤出中国市场的汽车品牌,在当时也曾有过雄心勃勃的计划。如5年之后散伙的南京菲亚特,2002年产销汽车2.4万辆,但其2003年的目标是年产销汽车5.5万辆,翻了一番还多;而十多年后撤出中国市场的日本铃木,当时为其在华合资企业——长安铃木,制订了2003年生产轿车8万辆的计划。
对于高歌猛进的2002年,中国汽车产业最值得注意和反思的有两点,首先是2002年,贯穿中国汽车市场始终的价格战,的确助推了整个行业的迅猛发展,但是降价深深埋下了企业利润率下降的后果,也在当时的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报告中体现。2002年,汽车板块上市公司整体利润率下降,突出表现为销售毛利率的下降……
2002年,10万辆以上国内汽车企业(万辆)
其次是尽管全国有整车企业110家,但年产量高于10万辆的只有7家,高于5万辆的只有13家,远未形成汽车产业应有的规模经济效应。
标签: 我国汽车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