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7日,北斗导航系统开始向全球提供服务。这个由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经过近三十年的创新发展,已经具备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在卫星导航装备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实验室里,依托北斗三号,命名为“天空之镜”的星基航空安全监视系统研究正在紧张有序的推进中。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中国的国情国力出发,选择以双星定位理论为基石,确定了先有源后无源,先区域后全球“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然而,北斗一号系统建设启动的时候,面对的更多是质疑和担忧。
面对困难,北斗一号的建设者没有退缩,一批北斗专家、院士身先士卒,带着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在五十四所的一间大平房里,通宵达旦发现问题,讨论方案,硬是闯过了一道道难关。
北斗一号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不仅仅解决了我国卫星导航有和没有的问题,开辟出一条卫星导航的新路径,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人才、积累了经验、坚定了自信。从此后,北斗系统建设进入快车道,从2000年第一颗北斗卫星发射至今,已成功发射46颗,无一失败;从2000年北斗一号系统建成,仅为中国客户提供服务,到2018年年底北斗三号开启全球服务,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发展之路。
伴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稳步成长,相关产业规模也迅速壮大。目前,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企业已达14000家,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形成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鄂豫湘、川陕渝五大产业区域;自主北斗芯片跨入28纳米工艺,我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总量累计已达5.4万件,跃居全球第一。
在交通运输、海洋渔业等领域,全国已有600多万辆道路营运车辆,3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0多个中心城市约8万辆公交车,约6000座内河及海上导航设施使用北斗系统。同时,北斗高精度产品出口9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斗系统服务性能和产品质量赢得了良好声誉。北斗系统还进入了国际民航、国际海事、国际移动通信等多个国际组织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