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一蹴”不等于“而就”,科研成果何必尬捧高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5月27日发布消息《中国科学家开发了DNA链一样宽的晶体管》,广为转载。中科院微电子所公布:他们在“新型NC-FinFET器件的研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可惜传着传着,消息变了味儿——《中国破解芯片困局迎来曙光,打破美国封锁已箭在弦上》《刚刚,中国研发出世界最先进晶体管!为国产芯片注入一剂强心针!》……不得不说:溢美之词反映吃瓜群众的美好愿望,却令科学家尴尬。

  研究新型FinFET器件,是为降低能耗,不然芯片就太烫了。现在的主流芯片,都是FinFET结构。Fin是鱼鳍的意思。以前,电路板是一个平面,芯片越缩越小,电路越来越密,就会短路。后来,有人想出在第三维上做“鳍”结构,使二维电路变细的同时,电子不乱跑。

  中科院此次的成就,是用新的工艺和设计,造出性能更优秀的FinFET器件。关键词是“负电容”,即通过一些结构,在降低电压的同时增加电荷。两年前,国际上开始用氧化铪锆等材料来实现负电容。

  中科院此次借助3纳米的高质量的氧化铪锆薄膜,实现了大有潜力的负电容FinFET器件,意义或许如《南华早报》所说,是“与芯片开发前沿的顶级角色正面竞争”。

  但扯到“打破美国封锁”,就太没边了。芯片赶超之路犹如中山陵的台阶,一步哪能蹦上去。即使成果转化,芯片试制成功,还有量产和商业化的关要过。芯片产业分工极细,将某个环节的进步说成一举夺魁,未免幼稚。

  人人爱看爆炸新闻。科学论文说乳腺癌找到一个可能的作用靶点,被记者写成《乳腺癌可能有新疗法》,再转载为《不用切胸了,乳腺癌将被治愈》,最后传成了《人类终于征服癌症,X国科学家居功至伟》。随着中国人关注“缺芯”,这类瞎传有了新版本。

  科学成就极少惊人,大成就是小进展一点点攒出来的。喜欢传播可疑的好消息,反映我们的两种心态:一是不求甚解,人云亦云;二是好大喜功,或曰浮躁。浮躁者高唱赞歌,却打扰别人安静干活。

标签:

热门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