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五粮液扶贫产业链力推长效脱贫

“作为国家名片和中华老字号企业,五粮液集团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紧紧把脱贫攻坚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全心践行‘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五粮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曙光曾这样说道。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近年来,五粮液集团对口帮扶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甘孜州理塘县等贫困地区,以产业扶贫为重要抓手,通过建设产业基地、以购代销、扶植村集体经济等手段,助推宜宾兴文县、甘孜理塘县等地脱贫攻坚。

近5年来,五粮液集团累计投入和整合精准扶贫帮扶资金27.77亿元,直接受益贫困群众达15万人以上;兴文县,理塘县和屏山县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初脱贫摘帽;直接帮扶的兴文县毛村、屏山县柏香村、理塘县上马岩村等5个贫困村精准退出,3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脱贫。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脱贫的主要依托。五粮液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立足贫困地区发展实际,采取超常规措施,通过多方式、多角度的产业扶贫办法,努力促进贫困地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切实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扶贫也是一条产业链条,五粮液以自身为圆心,对对口帮扶的兴文县、理塘县和屏山县实施产业扶贫,从原材料基地建设、生产加工、销售甚至品牌打造、新零售培育,五粮液以快消行业龙头企业的视角和优质资源配置,为对口帮扶地区打造产业链各端的竞争力,从而形成了产业扶贫的生态链。

一粒稻谷、一把蘑菇、一袋土豆……能有多大的收益?一个企业真抓实干,深耕产业,能干出一番怎样的事业?走入五粮液的产业扶贫一线,就能感受到这两个问题的分量。

把“第一车间”建在田间地头

深秋时节,距离宜宾市百公里以外的水泸坝村已经过了收获的季节,被收割后的稻田静静地“躺”在公路两旁,远处“五粮液专用粮基地”的标识格外醒目。

水泸坝村地处僰王山脚下,四面环山、光照充足,盛产的优质稻米是五粮液酿酒的重要原材料。2017年,五粮液与兴文县粮食局下属粮油公司达成合作,由粮油公司协调全县的粮食资源,以此来供给五粮液所需的酿酒原料,因盛产优质大米,水泸坝村也成为了“五粮液专用粮基地”中的一份子。

把企业的“第一车间”建在田间地头,五粮液通过产业基地建设,与对口帮扶地产粮区的合作,切实帮助了贫困群众增收。

2017年以来,五粮液在兴文、屏山等贫困县,通过为当地贫困种植户免费提供专用粮种子和植保投入品等,鼓励贫困户种植五粮液酿酒专用粮,通过土地流转鼓励农民适度规模化经营,打造农旅融合核心示范基地。以约定种植品种、收粮标准、年度收购价、价格补贴政策等方式,解决红高粱等大粮作物销售的后顾之忧,同时极大增强了贫困群众的种植积极性。

“五粮液提供种子,指导村民种植技术,并且采取保底订单收购的模式,切实消除农户种植后顾之忧。”水泸坝村村主任陈仁池告诉记者,五粮液来之前,村里的粮食种植和销售都处于比较散乱的状态,五粮液的到来给村里带来了项目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产品的销路问题,实实在在地带动农民增收,规范农业种植和销售市场。

据了解,五粮液专用粮基地扶贫是五粮液立体式精准扶贫体系的创新举措。作为订单农业组织者,五粮液直接与贫困户签订帮扶订单协议,采取以“政府鼓励+龙头企业年度订单+农科平台技术支撑+种植大户积极参与”的“订单农业”模式,为贫困农户提供酿酒专用粮种植技术培训和专家服务,让贫困农户直接参与基地劳务和田间管理,引导其走上“有增益、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不少贫困农户从被动接受帮扶转变为主动要求脱贫,脱贫增收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2017年以来,五粮液专用粮基地建设以“基地订单”等模式,带动10余万户农户增收超1亿元。

产业让荒山荒地变成了“金土地”

“朱书记,近段时间,鸡场的土鸡长势非常好,鸡蛋产量日益增加,真的要感谢你,要不是你的支持和鼓励,我的成功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杨森是距离兴文县县城不远的青山岩村的贫困户,2014年务工返乡后,开始创业养殖土鸡,希望通过产业发展实现脱贫致富。几年的养殖生涯,积累了经验,但始终因缺乏市场拓展思路和渠道,品牌效应不强、产业规模不大,带动农户有限,无法形成集产、供、销为一体的市场体系。

杨森口中的朱书记是五粮液选派到兴文县青山岩村的驻村扶贫书记朱奎。他将这个情况反馈后,五粮液集团积极联系各方资源,在青山岩村山脚下为杨森寻得一处新的养殖场地。之后,朱奎还和驻村同事帮助杨森依托村资公司进一步整合资源,投资扩大养殖规模,走出一条以“帮扶单位+村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即集中养殖为主、农户散养为辅),所产出土鸡(蛋)由村资公司统一回收并销售。

2018年6月30日,朱奎开始在青山岩村担任扶贫第一书记,通过走访、调研,朱奎发现,当时,青山岩村普遍资源匮乏、产业单一,村子基础设施差,客观上村民致富乏力,主观上更对于致富没有信心,“等、靠、要”的精神贫困现象明显。462户村民中,有89户是贫困户,贫困人口比例超过20%。

缺少致富产业是摆在青山岩村脱贫面前最重要的一个困难,能满足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增收,做大产业基础,实现乡村振兴,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朱奎必须要为青山岩村找到一条产业化的致富路。

经过多方调研,朱奎发现,青山岩村原生状态的高森林覆盖率等地理环境,造就了其优良的自然资源禀赋,竹子资源突出。

2019年1月,作为帮扶单位,五粮液定向青山岩村出资124.95万元,创建五粮液青山岩竹林(苗圃)产业示范基地;2月底,基地建设全面铺开,新造竹面积1100亩,其中纸浆竹1000亩,景观竹100亩,覆盖青山岩村近100户家庭。农户持自有土地入股或与村资公司合作种植,形成“帮扶单位+村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每户造竹成活率通过验收后,可获得650元/亩的现金补助(其中市级专项财政补助500元/亩、村资公司提供劳务补助150元/亩)。

同时,五粮液集团旗下的宜宾纸业负责定向采购青山岩村纸浆竹的原料,以解决销路,形成长效机制。景观竹基地的建设,也带动20余户村民就近务工,实现人均4000 ~ 6000元不等的劳务增收。

以竹产业为起点,朱奎继续协调青山岩村大力发展竹石盆景、林下种植(竹荪、赤松茸)、林下养殖(跑山乌骨鸡、土鸡蛋)等附属产业,让青山岩村连片荒山荒地变成了“金土地”。

而相同的事情也发生在距离兴文县六七百公里外五粮液对口帮扶的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里。

理塘县下木拉乡党委副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员张闻同样是五粮液派驻到对口扶贫点的扶贫干部,他积极为公司帮扶理塘县产业发展建言献策。经过深入调研,五粮液先后定向捐赠300万元,整合资金1600余万元,牵头筹建了甘孜州首个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理塘下木拉乡上马岩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和发展五粮液理塘极地果蔬(香菇)基地。

自2018年五粮液对口帮扶理塘县以来,已累计直接投入帮扶资金3100余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销售收入1200余万元,可为百姓分红200万元。五粮液理塘极地果蔬(香菇)基地,为81名当地百姓提供就业岗位,其中贫困户33人,发放工资100万元以上,贫困户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有效带动2乡7村362户(贫困户243户) 脱贫增收,为助推全乡乃至全县百姓就业增收和高质量脱贫摘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朱书记已经帮我协调了引进良种牛的事情,下一步我们将扩大产业规模。”“90后”杨森曾说戴着贫困户的帽子自己都觉得难为情,如今在五粮液产业扶贫的带领下,他不仅走出了贫困,还走出了一条自己致富的道路。

产得出更要销得掉

“给我留一点土豆。”张闻这几天回到宜宾市来汇报工作,正是土豆收获的季节,张闻专程拉出一车理塘县的优质土豆,一位五粮液员工获悉打电话想让张闻帮她留一袋土豆,但却被告之土豆太受欢迎,早就已经被其他员工抢购一空,她并没有抢到心心念念的理塘土豆。

帮农民搞生产,帮村里建产业,在产业链的下游,更要帮农民找好销路。

以消费刺激产业发展,是倒逼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同样地,帮助贫困地区做好产品销售工作也是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重要扶贫方式,有利于调动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

五粮液通过公司集中采购、常态化“以购代捐”和扶贫产品专场展销会等方式,切实带动兴文县、理塘县产品销售和群众增收。

在春节、中秋等重要节日,五粮液会集中采购理塘县、兴文县农特产品。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中秋,公司定向采购理塘县香菇木耳等产品达1000余万元,采购兴文县赤松茸等产品近600万元;2019年和2020春节,定向采购理塘县牦牛肉、香菇酱等产品近800万元,采购兴文县竹荪等产品近750万元。

五粮液还建立了“以购代捐”长效机制,定时更新理塘县扶贫产品信息,动员员工积极购买,收集员工订购信息,集中发放扶贫产品。2019年和2020年,理塘土豆因大雪封山严重滞销,公司及时将理塘土豆纳入常态化“以购代捐”产品名单,积极助销理塘县土豆。

五粮液还会定期举办扶贫产品专场展销会。2016 年,五粮液携手兴文县成功举办了“情系苗乡·助推脱贫”农业 + 旅游专场推介活动,销售额达537 万余元 ;2017 年,“情系苗乡·助推脱贫”五粮液携手兴文举办新春年货节活动,销售金额达190万元。2019年和2020年春节前夕,在公司多功能厅举办包括理塘县在内的贫困地区农特产品专场展销会,集中推介和促销理塘县扶贫产品。几年来,展销会的范围不断扩大,从以前的兴文县专场拓展到理塘、屏山、雷波、红原等地。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帮助贫困地区农产品真正走向流通市场,参与市场竞争,五粮液还主动拓展市场门路,积极参与产销会;积极推动扶贫产品参加理塘县赴北京、珠海、成都农特产品产销会,大力支持理塘县打造“极地果蔬”品牌,促成广东沿海等客商协议订单300余万元。

随着当下互联网经济持续发展,当前线上销售平台成为助推地方农特产品销售的一种重要方式和载体。针对理塘县、兴文县农特产品销售难题,五粮液在促进产品线上销售平台拓展上持续发力。

五粮液充分发挥自身营销渠道和大平台优势,加强与京东、珠海农控等线上线下大集团大企业的合作,扎实推进扶贫产品“进商超、进机场、进高速、进电商”,推动扶贫产品融入全国大市场。

据张闻介绍,目前,五粮液集团已通过“以购代捐”、参加农特产品展销会等方式,让理塘香菇在全国各地有了名气,订单也在不断增加。

产业扶贫再升级​

经过5年多来的扶贫接力,五粮液对口帮扶的兴文县和理塘县产业面貌焕然一新,真正做到了地有所产、产有所得、得有所销。

事实上,五粮液的产业扶贫逻辑是十分清晰的,以推进产业链条各个节点的建设,真正推动了脱贫的进程。而接下来,五粮液还将在产业品牌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再次推动产业扶贫、产业致富再升级。

在产业扶贫的过程中,五粮液已经将品牌化发展的理念融入到产业扶贫过程中。

发挥产业多元优势,五粮液帮助理塘香菇基地设计制作价值8万余元的“藏孜源”香菇木耳礼品盒,更好地呈现了产品的特色和优势。与此同时,五粮液充分发挥帮扶香菇木耳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价值,加强特色品牌塑造,延伸产业链条,带动理塘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真正发挥产业发展脱穷根、产业发展促增收的积极作用。

目前,理塘五粮液极地果蔬香菇产业示范基地已为81名当地百姓提供就业岗位,其中贫困户33人,发放工资100万元,贫困户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有效带动2乡7村362户(贫困户243户) 脱贫增收,带动村集体经济实现销售收入1200余万元,可为群众分红200万元。

与此同时,五粮液积极推进扶贫地文旅产业发展,将“五粮液之旅”延伸至兴文县,并与兴文县政府签署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在酿酒原料订单种植、共同打造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品牌联合推广上达成战略合作,深入推进文旅扶贫,激发兴文旅游发展活力。

针对兴文县量身定做研发酒类新产品——兴文·石海酒,丰富了兴文旅游产品内涵,推进了同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兴文·石海酒从2016年10月19日上市至今,累计销售金额3000万元左右。

五粮液集团的产业扶贫是在充分了解扶贫地的基础上,利用自身大企业优势,做到了扎得深、打得准、做得牢、行得通。作为国内快消行业的龙头企业,五粮液不仅懂农业、知农民,更愿意利用大企业的资源优势,以先进的产业发展理念,通过扶贫向外传导,更好、更快地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一粒稻谷让水泸坝村村民在深秋时节饱尝丰收喜悦,一把竹荪让青山岩村村民尝到了生活幸福的味道,一袋土豆连起的是理塘高原与五粮液剪不断的情谊。五粮液将扶贫的事业写在了兴文的竹林深处,写在了理塘的高原之上。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