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关注 >

方兴东:中德“数字互信”,全球数字互信的样版 独家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乌镇数字文明研究院院长、互联网实验室和博客中国创始人

观点摘要

中德之间的数字互嵌程度远超我们原来的想象,而中德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嵌入存在着很明显的不对等,我们对德国的数字技术依赖远比德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高。

没了数字互信,不仅仅涉及双方数字经济层面,更波及整个经济贸易,损失的程度将远超我们的想象,这种“双输”局面谁也难以简单承受。

“数字互信”是数字时代大国关系的基石,撼动和破坏产生的连锁效应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不可承受之重。数字互信不仅是中德两国之间的基石,未来也是整个国际秩序的制度,合则两利,分则俱伤,以中德数字互信为切口,深入解析,会是很好的典型。

中德之间能够成为全球数字互信的最佳实践,可以为整个不确定的世界提供很好的样本。

发言内容

2018、2019年到现在四、五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在持续关注美国对华科技战,也做了一定研究。但是科技战就战而战的研究,我认为不是解决之道,慢慢发现,数字技术引发的数字互信问题可能涉及到问题的根本。不仅涉及中美、中欧,也正在波及美欧等。事实上,工业时代的大国合作范式和数字时代的大国合作范式正在出现了转变,从数字互联,到数字互嵌,到数字互信,这个层面已经变成一种国与国的机制性问题。而现有的应对对策,可能反而进一步破坏数字互信。比如,原来的脱钩断链,现在欧洲、美国刚刚出炉的“去风险化”等,都可能加剧数字互信问题的恶化,甚至成为新的风险来源。

数字技术的全面深入,世界互联程度不断加强,但是也推动人类进入了全新的风险社会。而目前问题激化的原因,是很多政治家都有冲动,想直接为技术、市场和创新来掌舵导航。从自上而下来看,大家确实感觉到有去全球化的势头,脱钩断链就是典型。但是,从互联网的角度,自下而上来看,全球化和世界互联的进程并没有改变,每年国与国之间的数据流动来看,这四、五年每年的增长还是在50%以上。数据全球流动,本质上还是标志着人与人之间,公司与公司之间,国与国之间关联程度是不断在加强的,数字全球化并没有因为对华科技战、因为政治家的干预在放缓或者逆转。在这种情况下,大国之间的长远数字互信,在政治冲突下到底会怎么样?应该怎么样?我们认为未来怎样围绕数字互信能够从基础理论,包括到最终技术和制度层面的建设会变成越来越成为时代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中德关系最近也开始遭受了摇晃。“数字互信”是中德合作的关键基石,撼动这块基石,中德关系就可能被整体动摇,如果中德关系出现了大的问题,可能会影响我们跟中美、中欧成为全球数字互信的最佳实践。对德国来说也是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围绕这个问题花了半年多的时间,也做了一些比较深入的研究。目前形势下,简单的呼吁,简单的讲理论,讲道理都说不清楚,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到数字互信的基本理论,希望把这里面的利害关系能够量化,具体到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目前为止大家看问题的角度还是比较片面,或者单方向的角度,《大国数字互信系列-中德“数字互信”挑战和对策》这个报告我们在做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感到过去我们的很多认知是不对的,不够的。我自己感受比较深的有几个方面是超出我们想象的,第一个中德之间的数字互嵌程度远超我们原来的想象;第二个中德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嵌入存在着很明显的不对等,我们对德国的数字技术依赖远比德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高;第三是一旦没了数字互信,不仅仅涉及双方数字经济层面,更波及整个经济贸易,损失的程度将远超我们的想象,这种“双输”局面谁也难以简单承受。数字互信不仅是中德两国之间的基石,未来也是整个国际秩序的制度,合则两利,分则俱伤,以中德数字互信为切口,深入解析,会是很好的典型。

如果中德之间能够成为全球数字互信的最佳实践,可以为整个不确定的世界提供很好的样本。

标签: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